浅谈农村音乐课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浅谈农村音乐课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摘 要:音乐可以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进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农村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的做法,供同行参考,以期为祖国培育综合型、高素养的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中学;音乐教育;德育渗透 1 引言 音乐作为陶冶心灵的艺术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的。音乐教育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尤为重要,正如音乐教学大纲所说,“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培育学生德、智、体全面进展,提高全民族的素养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从目前的社会状况来看,广阔农村的中学音乐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音乐老师普遍反映在教学中很难完成教材的内容;或者达不到教学目标,以至大多数学生缺乏应有的音乐素养,更不用说在音乐中渗透德育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的片面阻碍着音乐教育的顺利进行 第一,学校的原因,尽管我们都知道音乐课是必修课,领导们也知道音乐课的重要性,但是因为它不列为中考的科目,对升学率没什么影响,即使每周的一节课也很难保证完成,课时不够,时间不允许,学生很难得到正常的音乐教育。同时由于领导不重视,同事们的不肯定影响音乐老师的积极性,也有些学校不想多聘任专业老师,就让其他科任老师兼上音乐课,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不了解相关的音乐教育知识,也不懂得任何音乐教法。这些老师上课就满堂唱,下课铃声一响就算完成任务。 第二,学生的原因,学生不理解音乐课对他们的重要性,觉得这门学科对他们的考试成绩没有直接影响,上课就只想唱歌,其他什么都不想听,不想做,造成了音乐课不是用来大声发泄,就是用来睡觉或者聊天,课堂纪律很混乱。 第三,家庭的原因,家长们认为上音乐课就是唱歌,歌唱多了学生就不老实了,就只知道玩耍,浪费时间,不如踏踏实实学习语文、数学,在中考中还能多考几分。 2.2 设备不足也制约着音乐教育的顺利进展 音乐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硬件是很先进的,如:多媒体教室、各种学生乐器、音响等。但许多学校,甚至像我们这样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的中学,音乐教学设备都非常欠缺,学生乐器就更不用说了。由此可见: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