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法律和法学的认识浅谈对法律和法学的认识 摘 要:法律是受国家保障的、调整人类共同生活的和通过解决人类矛盾的普遍法律规范的概括。法学是以解释性的阐述和批判为目的,通过解释和辩论对法律就行的讨论。从它们的概念可知,法律与法学不能划等号,它们之间有很大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将法律和法学的概念区别开来,以便我们更好的讨论法律、应用法律和适用法律。 关键词:法律;法学;区别联系 法律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必定产物,它以正义的存在为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法律亦是一种社会法律规范,即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它要求我们每个人都遵守,一旦违反法律,就会得到相应的惩处。由于法律观念的淡薄,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法律、意识不到法律的作用,认为法律只与司法工作人员、律师、犯罪行为人、受害人等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以及触犯法律和因别人触犯法律而遭受损害的人有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需要法律。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法律具有普遍性,它遍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去超市买瓶水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也是一种法律行为。离开法律,整个社会将无法运行。 法律不同于道德,也不同于风俗。它不靠个人良心来保证其实施,也不因社会的关注而改变其性质,它是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之大,人们的行为也是千奇百怪,不是每一种行为都受法律的约束的,它们需要受道德或是风俗的法律规范,而有一些行为,仅靠道德或风俗又是不能制止的,我们必须依靠法律来强制实施。因此,我认为法律、道德与社会风俗共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进展起来的。当一定的行为严重违反了道德风俗,这些行为已不能被人们所容忍,人们需要一些特别的法律规范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于是就产生了法律。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法律起源于社会风俗和道德法律规范,它的制定不得违反道德和社会风俗,然而,它又是较社会风俗和道德法律规范更深层次的社会法律规范。它是在不违反道德和社会风俗的前提下,由统治阶级制定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同时又制约统治阶级的法律法律规范的总和。 法律是顺应人们的需求和愿望产生的,它不能让人民失望,这就决定了法律必须具有正当性。法哲学的题目是“正当法”、“正义”,这也体现了法律的正当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思考“什么是正当法”以及“如何认识和实现正当法”。法律和正义紧密相连,法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