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铁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技术浅谈高铁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施工技术 摘要:对上承式移动模架主要工序全过程跟踪和总结,结合工程实践对移动模架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也对在施工中存在的经验教训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本文对移动模架同类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浅谈 移动模架 现浇 施工技术 0 前言 在当前的桥梁建设当中,越来越多地采纳现浇简支箱梁的设计形式。在现浇简支箱梁的施工中,以往多采纳梁式支架或满堂支架进行施工,这两种施工方式都对地基基础和场地处理的要求较高,并且拆装需配备大型设备,施工较麻烦。近年来,随着建筑和桥梁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桥梁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了施工安全,如移动模架就是这样一种备受青睐的新的施工工艺。 1 移动模架施工关键技术 1.1 支座安装 模板安装时,须在模板底部加一层橡胶条用来密封,调整模板与支座的相对位置,使模板与支座的距离为 50mm。 支座安装前,用少量的清水对灌浆管进行清洗,冲去灌浆管内壁上的砂子等杂物,并对灌浆管内壁进行润滑。砂浆从搅拌机内流入料斗时,应始终保持料斗装满 90%。当灌入的砂浆距支座底平面10mm 时,将搅拌机的出料口关闭,利用灌浆管内的砂浆注满模板。当砂浆超过支座底平面 5mm 时停止灌浆。 1.2 钢筋工程 钢筋在加工场地统一加工,焊接统一采纳闪光对焊,下料对焊好之后弯制成型。分门别类摆放,标识。形状复杂钢筋,须先放大样,再加工。纵向钢筋需对焊好之后抬上梁部绑扎,尽量避开在梁上进行焊接作业。 钢筋绑扎前在腹板钻小孔,穿铁丝固定混凝土垫块后进行钢筋绑扎,绑扎完钢筋后在把铁丝取掉,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层间距采纳梯形定位钢筋定位。 1.3 混凝土施工 现浇 32 米梁的混凝土为 310m3,为了保证浇筑质量,要求连续浇筑、一次成型,浇筑时间控制不出现冷缝为宜。高性能混凝土采纳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根据底板、腹板、顶板及翼板形成一定梯度,全断面分层错开,从梁一端向另一端推动的方法浇筑,当底板推动至 3/4 跨时,保证一端继续在腹板、顶板连续灌筑,另一端反向浇筑过来,至 3/4 跨处合拢,保持竖向接缝,保证张拉端混凝土的质量。 箱梁混凝土浇筑分四批前后平行作业。第一批浇筑腹板混凝土,浇筑高度约至 1/3 腹板处,当其浇筑有 8m 左右后,第二批混凝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