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品质评定的感官指标及其测定方法牛肉色泽人们对所购牛肉的第一印象为牛肉色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光泽和颜色,在色泽合理变化范围内,色泽变化对牛肉营养价值的影响很小,但对感官推断和购买具有首要作用。牛肉光泽度由肌纤维细胞的系水性、肥度决定;牛肉颜色由肌红蛋白数量及分解产物决定;牛肉色泽以鲜樱桃红色而有光泽为最佳。牛肉色泽与牛的性别、年龄、pH 值、日粮、饮水和应激等因素有关,是牛肉发生生理、生化变化所呈现的表象,变化范围很大。牛肉色泽测定法方主要有以下 3 种。比色板法:取屠宰后 1~2h 鲜肉样或宰后 24h、40℃保存的冷冻肉样(胸腰椎接合处背最长肌的横断面)。白天在室内正常光度条件下,与标准比色板对比评比打分。仪器测色法:色度仪,通过测定肉表面的亮度(L 值)、红色度(a 值)和黄色度(b 值)评定肉色;波长测定仪,通过测定色度坐标 x、y 值,再用色度图来确定出相应的主波长,然后用主波长评定肉色。化学测定法:有总色素测定和肌红蛋白测定两种方法。大理石花纹指牛肉肌纤维中的脂肪,颜色与分布呈白色大理石花纹状分布,称为牛肉大理石花纹。大理石花纹是评定牛肉品质的重要指标,大理石花纹越丰富,牛肉品质越高,价格越贵。大理石状脂肪就是屠宰指标中的肌内脂肪(IMF),起着决定牛肉风味的作用,也决定着牛肉的嫩度。在相同的育肥条件下,大理石花纹随着牛年龄增加和营养水平提高而增加。大理石花纹也叫脂肪杂交,指肌内脂肪含量和分布数量,一般根据第 12 和 13 肋间处背最长肌切面的可见脂肪划分等级。等级划分标准因国家不同而异,但肌内脂肪含量愈高、大理石花纹分布愈均匀的牛肉得分愈高,等级也愈高。嫩度肉的嫩度是指入口咀嚼时对碎裂的抵抗力,主观评定主要根据其柔软性、易碎性和是否容易吞咽来判定。柔软性即舌头和面颊接触时产生的触觉,嫩肉感觉软而老肉则有木质化感觉;易碎性指牙齿咬断肌纤维的容易程度;是否容易吞咽可用咀嚼后肉渣剩余的多少及吞咽的容易程度来衡量。客观评定是借助仪器来衡量切断力、穿透力、咬力,最通用的是切断力,又称剪切力,以千克(kg)为单位。牛肉嫩度主要由牛肉中结缔组织含量及分布、肌纤维直径、肌浆蛋白含量和牛肉大理石结构所决定。屠宰年龄是影响牛肉嫩度的最重要因素,屠宰后的牛肉嫩度影响因素有胴体表面脂肪的覆盖程度、胴体的冷却速度、嫩化处理方法、贮藏条件等。牛肉嫩度检测的传统方法为感官评定,即通过人工品尝的方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