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论文撰写的方法与技巧 壹,论文撰写的原则 当讨论完成(或是告一个段落)之后,讨论者有必要将讨论结果呈现出来,以让别人了解其讨论的成果.由於学术性的论文一般都比较专业,不太容易了解.假如讨论者在撰写时又未能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只顾用自己觉得方便的方式撰写,这将使此篇论文的效果无法充份显现出来.因此,如何写出一篇可读性较高的论文,就必须考虑一些原则.下列即提供若干建议,以供参考. 一,架构清楚 1.各章节的层次分明,组织架构清楚易懂.不管是学位论文或是期刊论文,若欲使人能清楚的了解此篇论文,最重要的就是各章节要能循序介绍出来.通常是按绪论,文献探讨,讨论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与建议等的顺序呈现.各个章节也要有条理的将其内容陈述出来,如在讨论方法的部份,必须指出其讨论对象,讨论程序,讨论设计,资料处理等. 2.各章节均有清楚的标题.为了让读者方便找到自己要看的部份,作者应该将各章节的标题清楚的标示出来. 3.各章节的比重应做适当的调整,使其达到均衡.论文中的各个章节都有其必要性,因此讨论者不能过份强调某个章节,而忽略了其他部份.讨论者应注意到各个章节应成适当的比例. 二,逻辑合理 1.文内所有的关键字在整篇讨论报告里均要一致.一篇讨论里所讨论的变项名称,就是该论文的关键字.通常讨论的重要变项都会在名词解释里加以界定,但一经界定后,以后所有涉及该变项的名称都应保持一致.譬如在名词解释部份将「学习表现」一词界定后,其后就不能用其他的名词如「学习效果」或「学习成绩」来替代. 2.讨论目的,讨论问题和讨论假设及资料处理等应能相互呼应,前后连贯.由讨论目的所引伸出来的比较具体的问题即是讨论问题.一篇讨论里所探讨的问题应该是和讨论目的有密切的关系,而不能引出毫无关联的问题出来.讨论假设亦是要和讨论问题相互呼应,而资料处理则是针对讨论假设而定的.由上可知,讨论目的是一篇论文的源头,讨论问题,讨论假设和资料处理则是随著论文的进展而逐渐引导出来的. 3.文献探讨和所讨论的变项应有所关联,而不是塞一些无用的资料.文献探讨最切忌的是只想增加篇幅,而找一些没有相关的资料来充数.正确的做法是所陈述的资料,应该都是和该讨论最直接有关的重要文献.有时即使找不到直接的文献资料,必须由间接的资料来推论,也应该和所讨论的主题有关才可以. 4.讨论假设应该根据讨论目的和文献探讨而定,而不是随意设定的.讨论假设是讨论者临时性的结论,而此结论是根据文献探讨而来的.如讨论者想探讨「男运动选手是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