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三视图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之一,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能将三视图还原为直观图,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础和训练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有效手段。本节课是普通高中新课程人教版《必修 2》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空间图形,本节课是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之后,直观图之前,尚未学习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情况下教学的。教材从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出发介绍三视图是利用三个正投影来表示空间几何体的的方法,并给出三视图的概念及作图规则。要求学生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并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简单组合体。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为下一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学习打下基础,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体会数学的有用价值。二、学生学情分析在初中,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有了直观认识;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与球的三视图,会推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展开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能够利用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关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但对三视图与几何体之间的量关系还不清楚,对三视图的具体画法还处于模糊的感知阶段。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一) 教学目标设置1.知识与技能:(1)掌握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2)能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3)能识别三视图表示的简单组合体,从而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提高学生识图和画图的能力,培育其探究精神和意识。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方法探究空间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进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育学生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的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培育学生大胆创新、 勇于探究、互相合作的精神,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培育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和作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从多角度、多侧面看待问题的方式。(二)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画出空间几何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2)给出三视图,还原或想象出原实际图的结构特征,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2.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步骤目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