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和抗惊厥药、镇痛药、中枢兴奋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和抗惊厥药、镇痛药、中枢兴奋药药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一、概述麻醉:感觉消逝。亦即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方法使整个机体或机体某一部分临时丧失对痛苦的感觉,称为麻醉。麻醉方法分类: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复合麻醉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逝、 全身疼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称为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 肌肉注射麻醉 直肠灌注麻醉 腹腔注射麻醉分期:以意识、感觉、呼吸次数与深浅、血压高低、脉搏次数与性质、瞳孔大小、角膜反射有无、骨骼肌张力变化等指标,作为推断各期的指征。第一期:镇痛期(随意运动期)指从麻醉给药开始,至意识消逝为止。此期主要是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和大脑皮层受抑制。痛觉→触觉→听觉→依次消逝,角膜、眼睑、吞咽与咳嗽等反射均存在。 第二期:兴奋期(不随意运动期),指从意识丧失开始,此期大脑皮层功能抑制加深,使皮层下中枢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与调节,动物表现不随意性运动性兴奋、嘶鸣、挣扎、呼吸极不规则。表现为瞳孔扩大,骨骼肌张力显著增加,角膜、眼睑、吞咽与咳嗽等反射依旧存在。此期不宜进行任何手术。前两期合称为诱导期第三期:外科麻醉期指从兴奋转为宁静、呼吸转为规则开始,麻醉进一步加深,大脑、间脑、中脑、桥脑依次被抑制,脊髓机能有后向前逐渐抑制,但延髓中枢机能仍保持。表现为瞳孔缩小,骨骼肌张力逐渐降低,眼睑、角膜反射存在,其他反射均消逝。 又可分为浅麻和深麻,一般在浅麻期进行手术。外科麻醉期: 从呼吸转为规则至呼吸接近停止的过程。皮层下中枢至上而下, 脊髓则由下而上受到抑制。此期又可分为 4 级:第一级: 从眼睑反射消逝至眼球固定;第二级: 从眼球固定至低位肋间肌麻痹;第三级: 肋间肌麻痹, 呼吸逐渐转变为腹式呼吸; 第四级: 延脑生命中枢(呼吸、循环中枢)受抑制,应立即减量或停药。第四期:麻痹期(中毒期)指从呼吸肌完全麻痹至循环完全衰竭为止。注意:尽量缩短诱导期,准确掌握第三期,绝对避开第四期。全身麻醉药: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 麻醉辅助药[全麻机制] 溶于细胞膜的脂质层, 使脂质分子排列紊乱,膜蛋白质及钠、钾通道发生构象和功能上的改变, 抑制神经细胞除极化, 使动作电位上升的幅度及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