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噪声危害对策讨论现状过去几十年里,通过广泛的调查和讨论,我国建立起了职业噪声方面的法律法规,职业噪声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建立是政策层面和管理层面解决职业噪声的对策。法律和标准的建立只是为技术手段应付职业噪声提供了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但要控制职业噪声,预防职业噪声的危害,制定职业噪声的对策重点应更多的放在技术层面上。作业工人处在高噪声的作业环境之中,要保护作业工人不受到职业噪声的危害必须对作业场所的噪声制定一套治理和控制的措施从而达到降低工人噪声暴露量以实现保护工人身心安全健康的目的。中国在治理工业企业的职业噪声领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要应付职业领域的噪声达到保护作业工人的目的,主要的方法有工业企业噪声预评估、工程技术降噪、控制暴露时间、使用护听器、定期企业噪声评估以及通过制定听力保护计划等手段来保护职工的听力,随着中国职业噪声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出台定期的企业噪声评估和强制性的听力测试制度将在企业中广泛被运用。 1 工业企业噪声预评估 工业企业在未正式投入建设之前,对企业的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工艺、管线设计与设备选择,车间布置中的噪声情况等实行预评估以了解企业内部生产环境的情况,企业应使用尽量使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代替高噪声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活动,对不可避开的高噪声作业区域在设计前应考虑治理措施。 2 工程技术降噪 噪声是形成听力损失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应优先考虑对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进行控制,使噪声水平降到对人体听力系统无损害的程度之下。治理噪声常用的方法有:隔声降噪、吸声降噪、消声降噪、隔振降噪等,但对于某些行业(比如纺织行业)来说,从源头上降低或消除噪声的难度较高并且可能性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通过工程技术的措施明显地降低噪声水平常,应考虑其它方法来减少工人的噪声暴露量。 2.1 隔声降噪 从声源着手,可使用较少的材料,将噪声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因而技术经济效果较好。根据中国工程的实际经验,各类隔声罩大概能隔绝噪声 10~40dB。从受声者方面着手,使用的材料也较少,但噪声控制的有效范围要小得多。其优点是未对声源设备的运行、操作、监视、检修增加任何阻碍物。最复杂的情况是车间大、工人多、强噪声源分散,此时必须对整个车间的噪声分布与操作工人的分布的情况进行周详的分析,然后确定如何划分噪声强弱不同的几个区域,再分别进行处理。另外采纳隔墙与隔声屏障可以对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