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利润盈余管理与治理对策论企业利润盈余管理与治理对策 摘 要:盈余管理,也就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依据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充分利用企业对外的财会报告中的会计收益信息,对企业予以调整和控制,以实现企业自身效益最大化目标的经济管理活动。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动因加以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盈余管理;信息披露;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09-0139-02 引言 目前,在中国对于盈余管理的具体界定不甚清楚。因为不同的流派对其有不同的见解。而本文是基于企业盈余管理即为企业利润管理的角度予以分析。企业产权者的权益的一部分需要通过企业盈余体现,企业产权所有者欲使企业持续健康运营进展且使自身权益得到最大保障,则需将企业盈余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地位的形成,企业盈余管理对企业的进展也就越发重要。所谓盈余管理,也就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一旬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充分利用企业对外的财会报告中的会计收益信息,对企业予以调整和控制,以实现企业自身效益最大化目标的经济管理活动。 基于有效契约的角度,适度合理的企业盈余管理利于企业灵活面对契约的刚性和不完全性,减少契约成本,增加企业价值;基于资本市场的角度,适度合理的企业盈余管理利于多而快地传递企业内部信息,利于信息传导,降低信息滞导出现的频率。但是,企业需把握好盈余管理的度。毫不夸张地说,过度的盈余管理属于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的一种,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为盈余信息与会计信息相互影响,若企业经济活动现象不能被会计信息真实公允地反映,则企业盈余也无法对外予以公允披露。由此投资者利益被损害,更甚者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也会被扰乱。只有将正确真实的信息提供给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社会上的闲置资金才能被投入到有利于社会进展进步的需求企业中,企业才能获得效益最大化,企业产权所有者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 一、企业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 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动机也就是指企业高层管理者为实现企业的效用最大化目标,而采纳各种盈余管理政策的内部驱动力或内在原因,其为引导和维持盈余管理行为的力量源泉,也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内在愿望。盈余管理的动机多种多样,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如下方面:管理激励、政治成本激励和分红盈余管理。 管理激励动因包括代理人竞争、酬劳契约、债务契约、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