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素养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素养 摘 要: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进展给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特点,从而确定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养。 关键词:高校;图书资料;馆员素养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08-0231-02 一、网络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影响 网络的出现,使得文献媒体多样化、馆藏文献数字化、文献服务电子化、文献检索网络化,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进展特征。网络信息技术在摧毁传统管理模式的同时,也给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跨越式进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当今时代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正发生着的深刻变化。 (一)馆藏资源内涵更为丰富 传统的图书资料都是馆藏实物型的,而现代图书资料大多是实物型和网络型并存的。对于读者来说,信息本身的质量与其存在的形式为其提供了选择的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网上信息源,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电子文献拥有的存储量大、价格低廉、远程传播、存取方便等优点,使得图书馆和读者都更多地关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随着电子文献收藏的逐年上升,纸质文献的收藏虽说还占据着各馆室的主流,但复本量减少、电子文献的收藏与纸质文献收藏并存的现状,将在一定的时间内成为图书资料馆藏的主流。 (二)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经费节约 资源共享是网络时代的图书馆给读者带来的最大实惠。网络技术的进展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得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能够集中有限财力和优势,有重点、有特色地收藏文献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在网络时代,图书馆已走向无墙化,数字通讯和电子存储使得资源信息的拥有者和馆藏位置的界限变得模糊,图书的使用,在每一个读者的电子终端前充分实现了公共性和共享性。 (三)管理流通方式发生的变化 为读者提供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而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主要体现在文献借阅上。传统的借阅方式是引导读者查目录、填索书单,工作人员根据索书单取书,然后办理借阅手续,程序相对烦琐。网络化的数字图书馆是 24 小时开放的图书馆,文献借阅是由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由读者自己在终端上完成的,程序简便、快捷,无时空限制。在数字图书馆中,读者可以随机访问网络节点上的文献馆藏单位,查阅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的文献资料,馆际互借成为可能。此外,只要获准进入图书馆网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