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高校会计人才教育和培育试论中国高校会计人才教育和培育 摘 要:高校教育为会计专业人才的培育奠定了基础,为会计人员后续的提升和进展提供理论支持。会计人才的教育和培育已成为中国人才培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之一,是构建中国人才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才强国的目标之一。主要是通过对高校会计人才的教育和培育的总体思路为出发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更为具体的建议,努力探讨适合中国会计人才教育和培育的模式,开启会计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中国;高校;会计人才教育;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06-0263-02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化,对会计专业性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综合方面越来越强,这就要求高校对会计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育的模式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变换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培育方案和目标,以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要、国家的人才战略需求,这样,培育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 一、制定与市场、国家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人才教育和培育方案 市场在变,国家政策也在变,高校会计人才教育方案也需要相应地调整,只有培育与市场和国家相适应的人才,才能对社会有用,从而提高会计人才的竞争力,而教育和培育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培育什么样的会计人才,所以高校会计专业对会计人才的培育应坚持以社会为需要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国家人才培育需求为目的,培育一批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操经验、能吃苦、耐劳、适应性强的高级有用型会计人才。 人才方案的培育,需要通过多方论证,市场调研,结合市场经济的进展和国家的宏观政策、大政方针,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人才培育方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目标的分解,分层,逐步推动,根据培育不同层次的人才,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已到不同的培育目的。 二、优化课程设置,建立科学的学科体系 对会计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育,应注重优化课程设置,尽量做到课程不要重复,讲求有用型和适用性,课程设置应该有针对性,并非越多越好,也非越少越好,把握一个适度原则,建立科学的学科体系,以培育高级有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基础的奠定,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育,通过实训课程提高实践实操能力和水平,建立层次化、科学化,多样化教学模式,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品性的教育同步进行,仅要求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