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优抚对象服务管理发展经验材料一、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抓实管理服务针对新时期优抚对象管理服务出现的新问题,重点探索建立了“教育引导、政策帮扶、激励表彰”三项管理服务新机制,着力培育创业典型,提升优抚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全面巩固“双拥”创模成果。㈠坚持上好“三课”,健全教育引导机制。针对个别优抚对象权责利认识模糊、等靠要思想严重、大局观念不强等问题,坚持从思想观念入手,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法制教育、传统教育、致富技能教育等“三课”活动,引导优抚对象守法纪、重品行、作表率,争做政策法规的明白人、珍惜荣誉的明理人、勤劳致富的带头人。一是上好法制教育课。以乡镇为单位,采取举办专题讲座、印发相关政策读本等形式,集中对优抚对象开展法制专题讲座和政策宣传,重点对优抚安置的相关法规政策进行宣讲,让优抚对象成为法规政策的明白人。二是上好传统教育课。分期分批组织优抚对象代表参观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定期邀请老红军、西路军、老八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优抚对象近距离体验革命老前辈的艰苦奋斗历程,感悟红军精神,熏陶革命情操。同时,深入开展“如何弘扬红军精神、建设美好新家园”等专题大讨论,让优抚对象真正明白怎样弘扬传统、如何珍惜荣誉、如何保持优良作风,成为珍惜荣誉的明理人。三是上好勤劳致富课。在摸清优抚对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信息数据库,邀请勤劳致富创业典型现场授课、现身说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生猪养殖、食用菌种植、稻田养鱼、新型农机使用等实用技能免费培训,帮助优抚对象熟练掌握实用技术,着力提高优抚对象自主创业和致富能力,成为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全县已开展“三课”教育260余场次、受教育达5万多人,培育致富能手和艰苦创业典型200个。㈡坚持“五上门”服务,健全政策扶持机制。一是定时上门走访。每月18日,为全县优抚对象“走访日”。通过走访了解,全面掌握优抚对象生产、生活、治病等基本情况,实行跟第1页共5页踪服务,动态管理。二是生病上门探望。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的办法,重点抓好“五老”优抚对象治病就医困难,对下岗失业1—6级残疾军人纳入县医保局管理,由县民政局代缴了4770名未享受公费医疗的定补定抚优抚对象每人每年10元的参合基金(20XX年起人均20元),纳入城乡大病医疗救助342人、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1863人。三是困难上门帮扶。动员全县党员干部采用“攀穷亲”、“结对子”的形式,实行“五定一包”(定时间、定内容、定规划、定目标、定效果,包问题解决)的方法,在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为困难优抚对象提供帮扶服务。全县共有9000余名干部参与结对帮扶活动,解决优抚对象具体困难4000余起,帮助发展种养殖项目350个,联系信用贷款120余万元,投入帮扶资金400余万元,当年实现脱贫致富270多户。四是纠纷上门调解。建立健全优抚对象维权网络体系,县人民法院对优抚对象维权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县人武部成立“维护军人合法权益办公室”,民政部门建立维权调解机制,及时上门调解各类纠纷500余起,维护军人合法权益20余起,有效保障了优抚对象合法权益。五是立功上门报喜。凡有军人立功受奖时,由民政部门统一组织,成立报喜慰问小分队,将喜报敲锣打鼓送到军人家属手中,鼓励军人家属积极发展生产,支持国防建设。在“5.12”抗震救灾工作中,**县对23名抗震救灾立功受奖人员给予奖励,组织专人上门慰问报喜并当场兑现奖励优待金。㈢坚持先进引导,健全激励表彰机制。一是深入开展“文明健康新家园”创建活动。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五好五新”(即经济发展好、致富门路新;住房建设好、人居环境新;执行政策好、文化气象新;遵纪守法好、文明素质新;团结和谐好、精神面貌新)的标准,采取政府帮扶、民政救助、协议约束、激励表彰的办法,在优抚对象中广泛开展“文明健康新家园”示范户创建活动,倡导优抚对象争做发展生产的推动人、学技就业的介绍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文明新风的引导人、先进文化的引路人。全县涌现优抚对象“文明健康新家园”示范户400户,同时被县文明办评为“五星级”文明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