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中国旅行社业发展历程研究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但是中国旅行社业的形成却是在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以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为前提、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条件、以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基础,经历了从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变、从垄断经营向激烈竞争的转变、从面向单一市场到面向多元市场的转变、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向法制化、规范化行业管理的转变等变革过程。旅行社存在与发展的动因是旅游市场的存在与发展,旅行社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取决于全国改革开放的全面进程。在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旅行社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而不断得以发展,但是,我国国内的旅游市场正处在发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正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可以认为,中国的旅行社业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旅游市场的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旅行社业的发展将不断向纵深进行。一、中国旅行社的产生与旅行社业的形成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就出现了旅行社组织,但是数量少,不成规模。新中国成立后,旅行社一直作为外事接待单位,数量依然很少。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旅行社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单位首当其冲地发展起来。因此,在讨论中国旅行社业的发展进程时,应该以1978年为一个分水岭,从1978年开始,中国的旅行社业得以大幅度地发展。1、1978年以前的中国旅行社中国的旅行社始于1923年上海商业储备银行设立的旅行部,1929年发展成为中国旅行社,主要经营国内旅游,业务量很小。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家旅行社是厦门华侨服务社(现名厦门中国旅行社),于1949年11月19日成立。之后,我国政府出于对外接待工作的需要,决定成立两个旅行社系统:一是195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及其分支社,二是1957年由各地的华侨服务社组建而成的华侨旅行社(1974年改名为中国旅行社)总社及其分、支社。前者负责接待外国自费旅游者,由国务院及地方政府的外事办公室领导,后者负责接待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及台湾同胞,属于政府的侨务系统。两者都是由总社负责从国外引进客源,分、支社负责当地的接待工作。从体制上说,两者都是直属政府的行政或事业单位。从那时到1979年,在20多年时间中,这两个旅行社系统垄断了我国的旅行社行业,其业务都有发展,但接待量不大,这是由当时我国政府对旅游业的方针政策所决定的。当时,办旅游主要是为了争取外国人和华侨四种人来访,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同情和支持新中国,以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属于友好接待性质。那时,对旅行社的要求主要是取得接待工作的政治效果而不是经济效益;主要根据政治条件选择接待对象,而不是广为招徕;旅行社的体制是行政或事业单位而不是企业。2、中国旅行社业初具规模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路线,为我国旅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行社的大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为了配合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要利用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大量引进海外旅游者,这样做的目的既是为广交朋友和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也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争取外汇和创造效益。1979年以后,国旅、中旅和在1980年成立的中国青年旅行社系统都得到很快发展,接待量增加了,分支社增多了,职工队伍扩大了,经验也丰富了,但在一段时间内旅行社的体制基本维持原样。首先,我国旅行社行业仍由国、中、青三家垄断经营,在三个系统内,三个总社基本上垄断了引进客源的外联权。其次,旅行社仍保持行政或事业单位体制,尽管旅游业已开始转上争取经济效益的产业轨道,旅行社的经营管理还停留在不讲究经济效益的“大锅饭”体制。二、中国旅行社的市场化进程在旅行社行业基本形成以后,中国旅行社业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旅行社不断进行市场化的进程。1、旅行社市场化的动因旅行社的市场化是旅游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