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一、劳动合同的履行(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2.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3.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4.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5.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1.建立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核心是民主协商与劳资共议)(1)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2)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3)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在单位内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提示: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未经公示或者对劳动者告知,该规章制度对劳动者不生效。企业公示或告知劳动者规章制度可以采用张贴通告、员工手册送达、会议精神传达等方式。2.劳动规章制度的监督和法律责任如果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该规章制度的实施给劳动者造成了损害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二、劳动合同的变更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2.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的区别:如果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如果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而变更、调整工作岗位,则属于用人单位的自主权,用人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变更劳动合同。第五节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一、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分为协商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一)协商解除1.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而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必须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2.由劳动者主动辞职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二)法定解除;法定解除又可分为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和劳动者的单方解除。1.劳动者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①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预告解除(提前通提示:如果劳动者没有履行通知程序,则属于违法解除,如果因此对用人单位造成知,无补偿)损失的,劳动者应对用人单位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2)即时解①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②用人单位未及时除(可随时通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③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④用人单位的规②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知,有补偿)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⑤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⑥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⑦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3)不需事先告知(有补偿)①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②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2.用人单位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1)预告解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除(提前通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