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共10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62页共100页(五)工程管理专业1.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一)(EngineeringMechanics(1))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2G01A学分数:5总学时:85学时分配:讲课85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主要包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二部分内容。它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及熟练掌握平衡方程的应用;掌握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分析和计算。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学时分配:(一)静力学部分(共12学时)1、静力学基础(2学时)掌握力、刚体、平衡等静力学基本概念;掌握静力学公理及其推论;掌握约束的概念、并能正确分析约束反力的方向及正确绘制受力图。(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2、汇交力系(2学时)掌握力沿空间直角坐标轴的分解;掌握用图解法和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掌握用解析法求空间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掌握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在土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掌握并灵活应用合力投影定律。(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3、力矩和力偶理论(1学时)掌握力矩、力偶的概念及其计算;掌握两力偶的等效性质;掌握平面或空间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问题及其在土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掌握力的平移定理及其应用。(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4、平面一般力系(3学时)掌握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的简化问题及其简化结果的分析;掌握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及其在土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包括解决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在多跨静定梁和静定刚架中的应用及用结点法或截面法计算平面桁架的内力;正确理解及掌握合力矩定律及其应用;了解静不定问题的概念及判别方法。(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5、摩擦(1学时)掌握摩擦的分类:掌握滑动摩擦及滑动摩擦定律;掌握摩擦角与自锁现象的概念及其应用;掌握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及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滚动摩阻的概念。(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6、空间一般力系(3学时)掌握空间一力对坐标轴的矩的概念和计算;正确理解力矩关系定理及应用;掌握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原理及简化结果的分析;掌握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及其在土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掌握物体的重心、形心概念及其坐标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二)运动学部分(共10学时)7、点的运动(2学时)掌握用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法来描述点的运动特征(包括运动方程、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教学方式:讲授)8、刚体的基本运动(3学时)掌握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的特征;掌握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庋和加速度的计算及其矢积式。(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第263页共100页第262页共10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63页共100页9、点的合成运动(3学时)掌握点的合成运动和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及其速度、加速度的基本概念;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及其运用;掌握牵连运动分别为平动、转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运用。(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10、刚体的合成运动(2学时)掌握刚体的平面运动方程及其分解;掌握用基点法、速度瞬心法、速度投影定理求刚体作平面运动时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掌握用基点法求刚体作平面运动时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庋。(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三)动力学部分(共13学时)11、质点运动微分方程(1学时)掌握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矢量式、直角坐标式及自然坐标式;掌握正确求解质点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掌握质点在非惯性系中运动时的动力学基本方程。(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12、动量定理(2学时)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冲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及运用;掌握动量守恒定理及应用;掌握质心运动定理、质心运动守恒定理及其应用。(教学方式:讲授)13、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