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体概述1.1工程概况1.1.1工程内容⑴项目名称:光福污水处理厂迁(扩)建一期工程⑵建设单位: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科福污水处理有限公司⑶设计单位:苏州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⑷建设地点:230省道与银矿路交叉口西南侧⑸工程规模:厂内主要建、构筑及附属设施土建均按3万吨/日规模设计施工。本工程为光福污水处理厂迁(扩)建一期工程,用以收集处理光福镇区、太湖科技产业园及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污水,总占地面积36806.57㎡,于苏州市吴中区230省道与银矿路交叉口西南侧地块,本次工程范围为污水处理厂厂区内污水、污泥处理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及厂区配套工程设计,主要工程内容如表1.1.1-1所列:建(构)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1.1-1建筑物名称数量地上层数结构类型基础形式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11F水工构筑物+框架沉井/桩基(上部建筑)细格栅及沉砂池1水工构筑物一般基础A/A/O生化池2水工构筑物一般基础二沉池2水工构筑物一般基础混凝沉淀池2水工构筑物一般基础滤布滤池及紫外线消毒池1水工构筑物+框架一般基础加药间11F框架独立柱基回流污泥泵房11F框架独立柱基污泥池1水工构筑物一般基础污泥脱水间12F框架独立柱基综合楼13F框架独立柱基变配电间及鼓风机房11F框架独立柱基机修间及仓库11F框架独立柱基门卫值班室11F框架独立柱基注:厂区地面标高±0.00相当于1985国家高程基准3.20米。本工程包括厂内污水预处理系统、污水生化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厂区动力系统(包括变配电系统)、厂区总平面及配套设施等.1.1.2施工条件环境特征及现场施工条件1.1.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现为树林,场地一般地面标高为2.43~2.81m,相对高差为0.38m,场地较平坦。场地地貌单元属滨海平原,地貌形态单一。场地东南角有一取土坑,拟建门卫室位于取土坑处,取土坑内有积水,勘察期间测得水面标高2.44m,水深3.30~4.00m,平均深度3.60m左右,坑底缺失第②层粘土,分布第③层粉质粘土。1.1.2.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据勘探报告,在地表下25.30m深度范围内,除第①层素填土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滨海相沉积物。该场地地基土主要由粘性土、粉土组成,按其工程特性从上到下可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各土层分布厚度及结构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1.1.2.3目前现场条件场地:目前现场拆迁基本结束,但场地未平整,剩余少量未拆迁的绿化、树苗.道路:目前现场为农田,工程施工期间,根据总图位置,在设计道路的位置,先铺筑50CM道碴、15CM厚C30砼路面,作为施工临时道路,以便满足施工需要。水电:目前水电均未接通至现场,水电进场线路主要在建设场地东侧。届时根据施工需要,从接驳点引至各施工用水用电点。1.1.3工程特点及重点、难点分析⑴工程施工特点①单体工程多,分布范围广本工程施工作业点多,占地面积大,除各单体分散布置外各类配套设施(包括各类管线、工艺生产设备基础、电气仪表、动力照明、道路等)穿插其中,大部分分部分项工程的作业面相对独立,因此需合理布置完善施工道路及生产的临时设施系统。②土建和安装工程工序交错,立体交叉作业。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专业多。如土建部分有:基础、结构、屋面、装修等;安装部分有:工艺管道制作安装、设备安装基础、电气电力、仪表等。每个专业和单项施工任务均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配合,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精心施工,才能保证每个专业和专业之间交叉施工的正常开展。③施工场地特殊由于工程所在地为原有农田、树木等,给现场的临设布置、机械进退场、材料的运输、现场排水、基坑边坡保护等方面工作带来了难度,同时使场内短期内难以形成完善的场内排水系统和交通网络体系,须强化管理。④室外作业多,受天气影响较大工程施工需跨越冬、雨季,工艺流程中的单体工程和大部分构筑物安装也为敞开式,特别是管道室外敷设施工时,管沟内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排水措施的实施效果易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应加强计划调度管理。⑵工程重点、难点①池体抗渗要求高工程中的水工池体构筑物,必须具备良好的抗渗漏性,设计中池体构筑物采用结构自防水,池体变形缝处采用钢板、橡胶止水带,如何保证工程中池体混凝土和防水变形缝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