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页分析苏州城市经济空间现状与发展城市规划2班张毅学号:060121210要点介绍空间经济(spaceeconomy)空间经济指经济的空间结构。在经济地理学中,这一概念有时用于经济景观的研究。早期的古典经济学中,用它来描述产业区位的形成和发展,认为空间经济是经济活动复杂的空间型式,有时对应于特殊的资源和人口结构以及特殊的生产和运输技术。对它的研究着重于投入-产出的地理分布和价格-费用的地理变化,以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对这一定义进行了改革,认为空间经济是构成社会结构的社会经济关系存在的物质形式。另一种观点进一步把空间经济当作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的空间表述,它的空间结构决定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布局。空间经济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地理学分析空间经济所包含的各种物质要素有规律的分布,以及表现在各个部门与地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空间经济分布的形式空间经济分布的形式一般有3种:①经济密度,即生产力要素在空间范围内表现出来的数量关系;②空间布局,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部门的集聚和分布;③布局形式,指空间经济的地区表现形式,是经济密度和空间布局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地域布局类型。一般说来,空间经济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的集聚区,即工业化集中的城市区域。空间经济主要内容是研究空间经济结构、布局因素、形成条件及这些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寻求合理的、布局协调的经济建设模式。空间经济组合的效果,表现在生产力布局最合理的区域,数量和质量处于最佳状态时产生的效应,即经济效益。位于江苏南部的苏州,是“世界工厂”最繁忙的车间之一,经济实力远超省会南京,在“长三角”地区是仅次于上海的另一制造业中心。占据当地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外资,不仅把这位昔日“苏南病人”变成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级市,同时也成为国内诸多城市学习的样板。然而,今年一系列经济数据系显示,苏州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苏南模式第2页共5页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页苏南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由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苏南模式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和“政绩经济模式”,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正文苏州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以上,用电量不到去年同期的9成。这主要受累于两项指标下滑:外贸出口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三,外商投资则持续第9个月负增长。由于外资主导的出口加工经济从未如此虚弱,以至于当地政府对经济前景的预测也相当谨慎:苏州市统计局在“2009年一季度苏州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中称,“回升迹象渐显,基础尚待夯实”。对政府来说,除了希望经济数据更好看之外,更大的挑战则在于:苏州继20年前成功摆脱不断衰败的乡镇企业主导的“苏南模式”之后,当下的外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似乎也走到了尽头。外资开始撤离最先传来坏消息的,是成立还不到三年的缤特力通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缤特力苏州公司)。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全球最大的蓝牙耳机研发制造企业,在今年3月宣布关闭位于苏州工业园的工厂。地处苏州工业园的缤特力苏州公司,占地超过2万平方米,鼎盛时拥有近千名员工。苏州工业园管委会甚至还以这家企业的名称命名了一条当地的街道。眼下,这座被美国人抛弃的工厂寂静无声。资本逐利的本性,暴露了苏州作为全球制造业链条最末端的“制造中心”地位的脆弱。外商一旦发现成本更低的地方,就会毫不犹豫地转投别处。经济危机时期更是如此。不仅仅是缤特力,整个苏州工业园的半导体产业都陷入了困境,撤资成为外商“断臂求生”的最便捷选择。同样在今年3月,世界半导体巨头——美国国家半导体也宣布从苏州撤资,位于苏州工业园的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