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阶段性发展总纲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已经出台,阶段性发展目标已经确定,各个省、市的“十一五”规划业已完成,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总体规划制定出各个行业的“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使总体规划在不同领域得到延伸和细化。吴江作为国内极具地方特色的中小型城市发展的代表之一,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示出“东方魅力城市”的新形象。与此同时,随着吴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国际资本转移的结构性变化,吴江服务业开始进入全面提升、加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新一轮服务业扩张期已经到来。从国际经验看,在产业边界不断融合、社会转型逐渐加速趋势下,服务业作为当代新产业的代表已经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比普遍达到75%以上,其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逐年提高。我国即使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服务业占比刚刚在50%左右,这个差距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也是长期以来我国产业政策导向的结果,当然也预示着通过新的产业政策导向,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空间。“十五”期间,吴江经济在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整体性优化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服务业呈现领先增长的态势。主要表现为:服务业已成为吴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总量较大,增长较快,但在GDP增量中的贡献份额增长缓慢,并连续四年出现占比下降的态势,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虽然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同时受到加工制造业高速增长和上海等周边城市服务业先发效应的双重掣肘;长期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内部结构有了较大变化,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有所提高,现代业态日趋丰富,但与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仍有很大差距,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服务业投入和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但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性、功能性矛盾依然存在,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滞后状况仍比较突出等等。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吴江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要在“提升能级、调整结构、集聚发展、政策促进”的原则指导下,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互动渠道,依靠资源整合、产业集聚、项目带动、政策创新、机制激活,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提升消费性服务业,不断提高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和整体水平,形成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本规划围绕吴江服务业(2006—2020年)的总体发展展开,系统回顾了“十五”期间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根据吴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目标,明确了“十一五”期间乃至到2020年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服务业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布局构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并展望到2020年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整体布局和具体实施手段;还系统提出了规划实现的途径和保障措施。在空间布局上,要突破目前以镇为主而形成的分散、重复的服务业空间布局,坚持以市场为基础、产业为依托、规划为导向,发挥吴江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集聚优势,紧紧围绕“两大交通主轴”的“四沿发展战略”,全面发展“四大片区服务1业集聚区”,构建吴江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加强与上海、苏州及浙江邻近城市的产业互动,构建重点突出、业态集聚、功能完善、区域协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在重点产业选择上,要塑造具备一定竞争性、超前性、可操作性的“2+4+5+3”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即全力打造二大支柱行业——专业市场、旅游业;大力扶持四大重点行业——物流业、房地产业、现代商贸业、会展业;积极推动五个潜力行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专业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和文化服务业。同时要依托吴江三大支柱产业即丝绸纺织业、光电缆制造业、电子信息业良好的发展基础,通过产业链条的深度整合与广度外延,以发展产业集群为手段,塑造起服务业发展的空间三维坐标,既要实施重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