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名词解释: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苦难等特征的物品。旁系组织结构:从科层结构的正式成员中抽出一部分,按自由联合的方式组成某一特定的常设结构,来解决特定问题。旁系组织成员在完成旁系组织任务时,并不与自己本职工作完全脱离,旁系组织成员是“不脱产”或“半脱产”的。“经济学会”、“专业技术职称等级评审委员会”以及高校的“学术委员会”等都是典型的旁系组织。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广义的定义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了第三部门组织。而狭义的公共组织指的就是国家机关组织。强制性公共组织:这类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强制性公共组织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得到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性管理。它对某一事务做出裁决,有关组织和个人必须遵从,否则将会受到惩罚。例如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部门的管理,逃避管理必须将受到处罚。半强制性公共组织:这些公共组织实施管理更多的依靠市场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他们的管理行为对当事人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当事人遵守。但这类公共组织的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对抗的,当事人也可拒绝裁决。这类公共组织典型的如各种形式的仲裁委员会,此外,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各种行业协会等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常接触到的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性的公共组织:这类公共组织不仅数量多,而且同时担负着重要的公共事务管理任务。其最大特点就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其中多数是非营利性的组织。非强制性公共组织主要是各种院校、社区学校、研究所、基金会、医疗保健机构、文化和科学技术团体、各种咨询服务结构等。文化行为模型: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行政人员的行为各不相同。民族文化包括五个维度:权力距离,指社会接受组织结构权利不平等分配现实的程度;避免不确定性,指文化受到不明确性威胁的程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刚性气质—柔性气质;长期取向—短期取向。例如,美国文化的权力距离小,人们不易接受权利不平等的安排,个人参与决策的热情较高;而法国和意大利的权利距离较大,人们很少对美国式的决策参与表现出兴趣,下级愿意依赖上级。同样的,这也影响到对集权式组织或分权式组织结构的选择。公共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选民)等。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具有以下四项基本特征:以弥补市场失效为行为准则: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非市场营利性;法治性。公共财政管理: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行政国家: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中,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决效力相近的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和社会事务,从而起到最活跃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机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简单地说,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改革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