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烟叶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经验材料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经营主体的烟叶生产经营形式、种植水平参差不齐,烟叶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难以建立,是导致烟叶产品质量不稳定性和总量不确切性的根本原因,无法真正满足卷烟工业原料质量的均质性和总量的批量化要求。强化烟叶质量控制管理手段和措施,有效解决烟草农业千家万户小生产与烟草商品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使烟叶战线适应行业大企业、大品牌发展战略,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工作重点。一、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的意义质量控制管理是对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操作质量及管理质量进行控制,努力实现烟叶质量的均质性要求,满足卷烟工业优质烟叶原料需求。1、对接原料基地建设烟农分散种植对技术标准理解执行的随意性,是造成烟叶质量参差不齐的根本原因。通过工业优质烟叶原料基地化建设,大力推广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按照卷烟工业企业对烟叶原料品种、内在品质、外观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调整或改善生产条件,组织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标准化操作和规范化生产,对不同生态条件下生产的烟叶组织分析化验评吸,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强化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解决生产条件的差异性和操作管理的随意性问题,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化,构建稳定可靠的烟叶原料供应体系。2、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大企业、大品牌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迫切要求烟叶生产种植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与之相适应,迫切要求烟草农业牢固树立为“两个十多个”提供优质烟叶原料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资源配置及利用效率,实现江局长提出的烟叶工作要“真正转移到以提高品质和等级合格率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名优品牌提供优质原料”的要求。目前XX省烟叶产县的年产量大都在10—20万担左右,**、牡丹江两家烟叶公司的年产量也都在80万担以下,烟叶种植规模无法满足大企业、大品牌需要,且布局第1页共7页比较分散、种植水平参差不齐、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就是在目前种植布局一时还很难改变、生产总量短期还很难增加的情况下,按照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方案、统一管理措施、统一监督保障的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烟叶原料质量保证体系,规范和强化生产操作及管理行为,努力提高烟叶产品的均质性,使烟叶品质、烟叶等级合格率和烟叶等级纯度满足工业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效率。3、完善技术标准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烟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推动烟叶原料质量管理升级,增强烟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全省烟叶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斐然成绩,逐步形成了由国家烤烟标准、全省烤烟生产技术标准为主体,两大烟叶公司及产县生产技术标准为辅助的烟草农业标准体系,烟叶标准化生产水平发生突破性变化,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跨越性进步,烟叶质量得到根本性提高。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资源配置改革的逐步深入,技术标准研究尚需要进一步拓展,技术标准体系尚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推广尚需要进一步加大,这些任务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的具体实践。4、提高烟叶竞争能力烟叶原料质量是烟草行业的生命,决定着行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烟叶原料竞争的核心是质量,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就是要通过提高烟叶质量控制水平,为骨干品牌提供优质烟叶原料,进入大企业、大品牌配方,从而提高烟叶市场竞争力,适应烟叶原料计划供应管理到市场竞争管理的转变,实现烟农、商业、工业产业链条的互利共赢。二、建立完善全面烟叶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烟叶的质量源自于生产质量和工作质量。建立和完善烟叶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把过程管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控制的核心,产前做好技术标准控制及队伍培训控制、产中做好生产操作行为控制、产后做好总结反思控制,找准烟叶质量管理的着力点,严格烟叶质量管理的控制点,强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机制与手段,从标准质量、作业质量、设施质量、工作质量等各个方第2页共7页面对烟叶生产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1、技术标准控制管理烟叶生产技术标准贯穿于从苗床育苗到大田生长、从采收调制到分级扎把全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定性和定量的标定,这种定性和定量标定既要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