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1页國際企業策略聯盟管理、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與績效關係之研究唐順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tangsm@mis4k.mis.yuntech.edu.tw唐瑞瀅國立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tang.ryn@msa.hinet.net摘要本研究目的是探討環境不確定情況下企業參與策略聯盟的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與績效關係之分析。採用實證研究方法,以台灣地區前1000大製造業和前500”大服務業作為研究母群體,以等距隨機抽樣方法,以3”作為抽樣差距,抽完重新循環,抽取800家製造業和400家服務業,合計1200家作為研究對象,以郵寄問卷調查收集原始資料,以LISREL進行資料分析,以驗證研究模式與研究假設。研究乃是經由文獻探討定義研究命題配合管理理論,推導出研究模式與研究假設。研究發現分析討論發掘研究在管理的隱涵意義。研究結果可以提供企業參與策略聯盟參考,以提高策略聯盟管理的效率,消弭夥伴之間的信任隔離,增進企業的競爭力。[關鍵詞]環境不確定因素,聯盟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聯盟績效。壹、緒論第2页共21页第1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1页策略聯盟近年來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重要的運用策略,形成背景是面臨經營環境競爭壓力、人物力成本劇增產生資源及能力不足、產業外移、科技與資訊快速發展與複雜性、產品生命週期逐漸縮短、以及同業與不同業間產生直接或潛在的激烈競爭等因素。企業乃透過合資、共同研發、交互授權、通路協議等不同的聯盟方式,而以聯盟所具有的快速性、互補性、效果相乘等特質,結合各自有限的資源,共同分攤成本及風險、掌握市場通路、制訂產業標準。最終目的是為了提昇企業競爭優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結合彼此優勢,產生綜合效果以造就「雙贏」的策略(Hagedoorn,1994;曹中峰,民86;石滋宜,民86)。英國經濟學人週刊提過(Francis,1994)「與人合作聯盟,如何管理是最頭痛的問題。因為管理單一企業己經很不容易,若要同時管理幾家能力與策略都不一樣的企業,簡直有如一場噩夢。」因此如何才能善用策略聯盟和效率化管理運作,以達成雙方的策略性目標和其所期望的績效?最主要的挑戰是在管理、組織內和組織之間的界線(曹中峰,民86;吳怡靜,民85)。策略聯盟運用時策略制訂者必須衡量所處產業之特性以及本身的優劣勢,就各種策略聯盟方式的潛在利益進行分析選擇。在深入了解聯盟的目的與所追求的利益之後,就可以選擇恰當的策略型態,然後再透過管理方法,將預期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司徒達賢,民85)。而且國際策略聯盟的成員來自於不同體係的國家,各自有其獨特的文化,管理機制與企業體能力,因此當聯盟運作進行時往往因為成員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不同造成衝突,自然也應該有管理機制與信任機制,以免影響聯盟運作的成敗。”上述說明組織因素對於策略聯盟問題的重要性,也說明環境--策略--”績效相關研究是管理重要課題之一,我們回顧環境不確定與策略及績效的相關文獻,發現主要研究方向有四:(1).環境不確定與策略關係(Dess&Beard1984,Miller1988,Kohnetal,1990);(2).環境不確定與組織績效關係(Daftetal,1988,Milliken1990)。(3).環境不確定策略與組織績效關係(Jauch&Kraft1986,Prescott1986,Keats&Hitt1988,Germainetal.1994,Mckeeeta.1989),(4).環境不確定、策略結構與組織績效的關係(Jemison1981,Summeretal.1990)。此外,1987年Swamidass從功能策略面探討環境不確定與組織績效關係(Swamidass&Newell1987),以及1987年Walker,1990年Conant等學者探討功能策略與事業策略的配合對於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明顯的探討環境不確定對於「策略聯盟的管理機制、信任機制、企業體能力對於組織績效影響」產生的影響,這類研究主題值得探討。第3页共21页第2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1页貳、文獻探討與研究變數定義(一)、環境不確定因素(Draft1989),Milliken(1990)定義環境不確定因素分為三類:1.對於未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無法以機率表示(Ducan1972,Pfeffer&Salancik1978,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