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微专题应对传统文化语言表达题温馨寄语传统文化进高考,教育部这个要求已不再是个要求,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它尤其表现在被称为改革、创新实验田的语言表达题中,它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以新活题的形式不断涌现。对于这种题型,我们一方面要提高语言表达技能,另一方面要厚实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应对自如。1.请从下列四副对联中任意选出两副,分别指出它们最适宜在哪种场所悬挂,并简要说明理由。A.上联:天地无私,贵贱皆是角色下联:古今如梦,往来只换衣冠B.上联:文辞真比丰年玉下联:气味还同幽壑兰C.上联:人受冻寒非我愿下联:世皆温暖是吾心D.上联:玉管香浓花研雨露下联:金壶汁洒纸泼云烟(1)选择()适宜场所()理由:(2)选择()适宜场所()理由:2.很多专家提议以后将教师节改为孔子诞辰日9月28日。倘若更改,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国庆节、中秋节和教师节三大节日相差不到几天。请你从下面六副对联中选出三副分别献给祖国、家人和老师,并根据对联知识对这些对联进行微调,使之更贴切,将修改后的对联填写在横线上。①甘露广施千株翠,报得春风一寸丹②三月光阴换槐火,二分消息杏花知③玉莹盘润乐长安,人寿年丰大吉祥④盛世腾飞基昨日,神州崛起今朝看⑤三径就荒绽菊蕊,一堂大喜燕来宾⑥激情洋溢,写大千世界;笔走龙蛇,绘自然奇观(1)国庆节(献给祖国):选,(2)中秋节(献给家人):选,(3)教师节(献给老师):选,3.我们每天都在亲近汉字,使用汉字,感受着汉字的无穷魅力。很多汉字都是形与意的完美结合,请围绕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以“山”“明”“旦”为例,写一段文字。要求:①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②不少于60字。答:4.(2015·天津)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答:5.学校有校训,家庭有家训。前不久,《江城晚报》开展“家训箴言”征集活动,请你参加这次活动,为自己的家庭或家族拟一则家训。要求:①内容积极健康,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必须原创,④不少于15字。答:6.(2015·浙江)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1)陈璋,字。说明:(2)孙冠群,字。说明:7.很多中国古典诗歌,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意趣。请简要概括“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两句诗所包含的哲理意义,并具体解说一下。答:8.(2015·四川)《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字。答:答案精析第二章应对传统文化语言表达题1.(示例)A演艺场所从“皆是角色”“只换衣冠”可判断。B学校、书房等文化场所从“文辞”“气味”可看出。C服装店、裁缝店、鞋袜店等从“受冻寒”“皆温暖”可看出。D文化用品店从“玉管”“金壶”“研雨露”“洒纸”可看出。(写出两个即可)2.(1)④盛世腾飞基昨日,神州崛起看今朝(2)③玉莹盘润长安乐,人寿年丰大吉祥(3)①广施甘露千株翠,报得春风一寸丹解析先根据内容判断哪一项适合,再根据结构、词性相同和仄起平收等对联知识进行修改。①中有“春风”“广施千株翠”,适合老师;②中有“换槐火”“杏花”,适合寒食、清明;③中有“人寿年丰”,适合家人;④中有“盛世”“神州”,适合祖国;⑤中有“来宾”,适合宾客;⑥中有“笔走龙蛇”“绘自然奇观”,适合书法。所以,(1)处选④,改为“盛世腾飞基昨日,神州崛起看今朝”,其中“昨日”对“今朝”;(2)处选③,改为“玉莹盘润长安乐,人寿年丰大吉祥”,其中“安乐”对“吉祥”;(3)处选①,改为“广施甘露千株翠,报得春风一寸丹”,其中“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