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北京专用):(十六)[散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7分)从呼吸出发林怀民〔注〕“①”你为什么不写小说,去跳舞了?每隔一阵子,我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②“我的回答经常是:跳舞是我的初恋,写作是我的妻子。结婚后,遇到老情人,于是”旧情复发。③“”其实妻子与情人之说只是个玩笑。我对舞蹈与写作的兴趣其实都根植于对人的兴趣,“”而舞蹈似乎又比小说更亲近人。④一般人写舞评,滔滔不绝地谈编导、音乐、服装甚至灯光,却往往忽略了他们在舞台——上看到的第一样东西,即舞蹈发生的主要条件舞者。⑤人的肢体不扯谎。有一回,排练休息时,我和女孩子们聊起一位大家都不熟的舞者。“⑥”她是很和气的人。一个女孩说。“⑦”你怎么知道?“⑧”看她跳舞的样子就晓得了。答者有种难以撼动的信念。⑨舞者每日的功课是学习如何运用肢体。然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手和脚,跳跃和旋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所有的训练都无法抹杀人的味道高贵、虚荣、慷……“”慨、温和、恐惧一个活生生的人终将在舞台上通过肢体直观地呈现。舞蹈之所以有趣,不只是动作,更在于做动作的人。○不但如此,写小说时,角色的生死大权完全操在作者手中,编舞就截然不同。舞是活“的,素材是活跳跳的人。云门十几个舞者,性情各殊。她们有时情绪高昂,宣称世界上没有”做不出的动作,愿意反复尝试;有时也会因不舒服或闹情绪而无精打采,拒绝再练。在最好的状态下,她们的脸上一片阳光,每个动作令你目眩。舞者不是方块字,不能写了再涂,她需要关心。⑪更有甚者,编舞前我虽胸有成竹,结果常与原计划相去千里,但却往往比构想来得好舞者不是被动的词句,舞者的特性使单薄的意念变得丰富。如果没有吴兴国,我大概不会改编《奇冤报》。他把复兴剧校的训练带到云门来,翻一个跟斗,甩一甩水袖就把京剧的味道揉进舞里。而且,吴兴国是个纯真的大孩子,他的三言两语可以把你逗得哈哈大笑。因此《奇冤报》中的鬼让你觉得可亲。舞者总是让我的想法更加充满人情人性。⑫舞者的生涯是寂寞的。肢体是他(她)的世界,惰性是他(她)的敌人。流汗喘息,朝夕苦练,但求做完美的表达。一旦荒废功课则前功尽弃,由第一个动作呼吸重新再来。台上的几分钟,往往是多年苦练加上无数次排演的结果。掌声不是最终的目的,舞者最大的满足在于自我完成。⑬云门舞集的年轻人爱玩爱闹。生活得太顺利或太不顺利,常是向舞蹈告假的借口。有“”阵子,到了上课时间,何惠桢打扮齐整地大声宣布:今天不跳舞!然后扬长而去。她去看京剧,一连看了七天。第八天,她脱去长裙,换上紧身衣,从呼吸做起,拾起遗弃一周的功课,脸上带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决心。⑭编舞的人,遇上何惠桢这样的舞者,需要极大的耐心。她心急口快,疾恶如仇,动作“”棱角多于曲线。叫她跳跃飞驰,她如鱼得水;教她慢板,她遵命照办,却举步维艰,痛苦不堪。去年,何惠桢在《秋思》里,扮演一个历经沧桑的中年妇人。排舞之前,我请她躺在地板上,摊开双手,用两分钟的时间,缓缓握拳,再用两分钟慢慢摊开。她闭起眼睛,紧锁眉头,整整八天,没学一个动作,却成功地松解双眉,把自己的个性收敛起来,进入了剧中人的世界。《秋思》的演出,赢得不少观众的喜爱,重要的是,舞者何惠桢更上一层楼,她在这个舞里长大了。⑮吴素君也希冀成为舞者。她感到专一的必要,辞去工作,把自己交给舞蹈,在一个夏“”“”天里突破了学舞的女孩与舞者之间的界限。杜碧桃娇小的身躯也有说不出的幽怨,从舞专毕业后,她也搬进云门,和大家挤在小室内,呼吸着舞蹈。一年间,她从《秋思》的少女蜕化为《待嫁娘》中那个令人垂泪的女人。⑯人与人的交往常常改变了命运的途辙。我和我所遇到的舞者,共同吸取了生活的磨炼“”“”使我也从一个写小说的人变成跳舞的人。我相信,只要对生活与生命依然怀抱热情,我们就还要舞蹈下去,演化下去。从呼吸出发,与观众互通声息。〔注〕林怀民,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家。14岁开始发表小说,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坛备受瞩目的作家。1973“”年,他创办云门舞集,带动了台湾现代表演艺术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