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单元中国地理考点一自然地理概况7.[2015四川文综,13(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材料二“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A);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B)。图A图B据图B,描述图A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答案高原、山地为主(2分);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2分);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2分)。考点二人文地理概况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下题。1.(2015重庆文综,2,4分)“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A.珠江三角洲B.柴达木盆地C.藏南谷地D.渭河平原答案D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2.(2015江苏单科,8,2分)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A.安全防御B.节约耕地C.防雨保温D.就地取材答案A下图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3.(2015江苏单科,23,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B.Ⅲ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C.Ⅳ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D.Ⅴ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答案BD4.(2015江苏单科,24,3分)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双选)()A.Ⅰ区B.Ⅲ区C.Ⅳ区D.Ⅴ区答案BC考点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7.(2015山东文综,4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6分)(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答案(1)海拔高,7、8月天气凉爽,适合避暑;7、8月自然景观丰富、优美;7、8月为学校暑假。(2)淡季游客少,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旺季游客集中,容易破坏景区环境。(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1.(2015广东文综,7,4分)该省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B.华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答案C2.(2015广东文综,8,4分)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A.河流泥沙含量B.地形起伏C.西南季风强弱D.土壤厚度答案B考点四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4.(2015课标Ⅱ,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分)(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6分)(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答案(24分)(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3分)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3分)(答出其他合理理由也可得3分。)(2)问题:泥沙淤积。(2分)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4分)(3)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3分)所在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水由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3分)(4)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进行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