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细胞的代谢基础知识填一填1.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2.质壁分离与复原、细胞融合、胞吞和胞吐等都与膜的流动性有关。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的原因:首先植物细胞因外界浓度较高而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接着因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被细胞吸收,使细胞内外浓度差逆转,当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时,细胞吸水而复原。3.质壁分离实验中引流法置换细胞外界溶液的操作方法: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新的外界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4.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但前者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和胞吞都消耗能量,但后者不需要载体蛋白。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5.加热只是为反应提供能量,并不降低活化能,而酶具有催化作用是与无催化剂对照,其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对照,其原理是能够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6.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表示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其合成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只是绝大多数,不是所有)。7.叶绿体中色素共有4类,在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不能利用紫外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缺镁时叶片发黄的原因是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镁后叶绿素合成受阻,而叶片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黄色。8.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色素在层析液里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快;纸层析后滤纸条上色素带太浅的原因:研磨不充分、无水乙醇加入过多、滤纸条未干燥处理、未重复画滤液细线等。9.光反应10.暗反应11.光反应的产物是ATP、[H]和O2,其中O2全部来源于H2O。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12.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或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H2O既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产生ATP,产生ATP最多的是第三阶段。13.光下培养密闭容器中的植物,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先下降后不变的原因:开始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随着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减弱到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达到动态平衡。14.夏季晴朗的白天的中午,有些植物会关闭气孔,这直接限制暗反应阶段;而早晨和黄昏,光照较弱,直接限制的是光反应阶段。15.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系有氧呼吸从而更好吸收矿质元素,但不利于水土保持和减缓温室效应,因为植物和微生物有氧呼吸会产生更多二氧化碳。易错易混判一判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相当于半透膜(×)2.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3.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4.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率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5.在细胞生命活动中,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6.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7.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8.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9.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10.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11.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甚至使酶永久失活(√)12.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易水解(√)13.ATP的组成元素为C、H、O、N、P,其中A的含义是指腺嘌呤,P代表磷酸基团(×)14.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15.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16.有氧呼吸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