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XX年西阳镇“难点村”治理实施方案西发"2012"18号2012年西阳镇“难点村”治理实施方案根据县委组织部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做好“难点村”专项治理工作,全面提升我镇村级管理整体水平,结合我镇实际,确定王楼村为难点村,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存在问题1、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组织生活不能正常进行,号召力不强。2、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人均收入不高,玉米、养鸡、养猪等种养殖业虽有一定发展,但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不高。3、党群关系不和谐。村党组织、党员与村民缺乏交流沟通,部分党员干部素质不高,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重影响党群关系。4、党员内部关系不和谐。由于村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党员之间交流不够,内部存在小团体现象,导致村级事务无法正常进行。5、村务管理不够规范。一是村干部综合素质偏低、观念落后,对新农村发展形势显得无所适从,管理村务随意性较大。二是村务决策程序不明确。决策需履行哪些程序,把握哪些环节,注意哪些问题等,无章可循。三是民主管理不到位。一些重要、重大事务决策,没有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四是民主监督不到位。没有落实村民对村务管理监督的权力。二、工作目标力争用三年时间,使“难点村”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1、增强班子有战斗力。争取选派书记到村任职,配强农村党支部班子,理顺两委关系,并培养选拔一批年轻后备干部,党组织经常开会活动,为群众办事,增强党组织在农村的号召力和凝聚力。2、大力发展多种经济。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养种植,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1页共3页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满活力。通过制定培养发展计划,真正把村里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发展为党员。结合党员承诺和设岗定责活动,切实发挥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4、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整合资源争取各部门支持,帮助群众解决行路难、吃水难等实际问题。5、实现村务管理规范化,健全并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三、方法措施1、多措并举,提高支部号召力。建立村干部考核机制,每半年对干部进行一次考核,与工资挂钩;积极培养后备干部,以“双培双带”党员中发展后备干部2名;力争每年在发展能手中培养1—2名党员,增强党员发展能力,带动村民发展;加强对村班子成员以及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提高为群众服务能力;实行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制度,使村级组织建设得到较好发展。2、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在发展瓜蒌、蚕桑、茶叶等支柱产业中。按照“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和能人创企业”的要求,结合实施“双培双带”、“农村创业带头人”和“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激发农民群众的创业热情,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开展活动,增进党内团结。要始终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制度,按照“三会一课”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支委会,每季度首月5日为党员大会活动日,利用例会日,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政策法规,收看党员电教片,每次支部大会由党支部书记向全体党员汇报党支部工作情况,接受党员的审查;开展“双培双带”等载体活动,规范议事程序,丰富党员的政治生活,振奋精神,消除隔阂;村党支部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定期走访老党员和贫困党员,为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4、重视民意,解决民生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积极开展走访活动,了解民意,及早发现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第2页共3页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充分发挥农技站等涉农部门的作用,对接农民需求,加强实用科技知识、实用劳动技能培训。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5、认真贯彻落实“四议两公开”,实现村务管理规范化。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自主开展集体公益事业建设。落实工作法,凡是村里重大事项,都必须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两委会、党员、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表决通过。结果要在公开栏向全体村民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