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课程相关的重大事件(1)徽商:明代兴起的徽州府籍的商人集团。(2)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后来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形成京剧。(3)安庆保卫战:中国清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至十一年间,太平军为了阻击湘军东进、解救安庆之围所进行的重要作战。(4)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清末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1861年由曾国藩创设于安徽安庆。制造子弹、火药、枪炮。是中国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的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发起,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5)皖南事变: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长江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6)1978年末,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勇于打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1)政治、军事方面,主要有春秋时期政治家、经济学家管仲(颍上,今属安徽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题点齐国“相地而衰征”的作用。(2)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题点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影响。(3)清代小说家、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题点《儒林外史》所反映的社会现实。(4)清朝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题点刘铭传“倡淮旅,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实创中国未有之奇”,而其最伟大的成就,最值得后人景仰的事迹则为“建台省”——建设一个近代化的台湾。(5)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创始人李鸿章题点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的创办。(6)著名学者胡适题点《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发表《文学改良刍议》。(7)中国共产党和新文化运动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等题点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命题注重考查其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贡献。3.地方性独有的史料(1)《徽州府志》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在徽州,“民有资产者,多商于外,其在籍之人,强半无立锥”。“虽士大夫之家,皆以商贾游于四方”。(2)19世纪二十年代初,安庆胡玉美酱园“用人工制造白铁罐头,采用蒸气消毒排气,锡焊封闭。虽然这种罐头存在很多缺点,但比土制瓦罐已前进了一大步,为扩大罐头外销业务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从手工业生产逐步过渡到机械生产准备了条件。”(3)鸦片战争前,鸦片已深入安徽内地,战后,鸦片贩子更加明目张胆地经营鸦片,大批鸦片从芜湖、屯溪源源不断地流入全省。19世纪50年代,鸦片已成为安徽地方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鸦片在安徽泛滥成灾。与此同时,鸦片烟的原料——罂粟在安徽的种植面积也日益扩大,种烟最广地区以宿州上、涡阳、亳州、阜阳、太和、蒙城为最,“全椒各处,小户人家也种一二亩”,“咸谓利多于禾”。罂粟的种植,大大影响到农业生产,“多种一亩罂粟,则民多增一亩之害端,国家多废一亩生产”,这种状况在清末一直持续蔓延。(4)随着太平天国在安徽的军事胜利和根据地的不断扩大,翼王石达开在安庆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史称石达开安庆易制。安庆易制的主要内容有:(一)建立地方政权,推行乡官制度。太平天国把安徽地方政权分为省、郡、县三级,县以下实行乡官制度。乡官制度的设立,保证了太平天国政令的贯彻,进一步巩固了安徽根据地;(二)计亩征粮,交粮纳税。这是太平天国的基本税法之一,使太平天国有了较稳定的财政来源,保证了政治、军事活动的开展;(三)设关征税,保护工商。使太平天国辖区内的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扩大了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