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6页安徽滁州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最严重的瓶颈,其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是中国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更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农村发展的许多问题都归结为土地问题。事实上,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土地制度与中国农业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土地制度也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阶段的一项根本制度。因此,制定科学的中国农村土地政策,促进农业的发展,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当前一项目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一、我国土地政策变化与发展建国60年来,党和政府根据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对农村土地政策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调整,概括起来,经历了“分-合-分-合”四个阶段。(一)第一阶段:继续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个阶段大致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显著特点是“分”,也就是继续进行土地改革。从1950年到1953年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农民无偿分得土地和生产资料,新中国彻底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地主土地第2页共26页第1页共2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6页私有制,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一举措,对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投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二)第二阶段:从农业合作化运动到人民公社,土地集体所有。这一阶段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互助组,包括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两种形式;二是初级农业合作社,其特点是开始对土地实行统一经营。农民虽然还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但使用权已归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在年终分配时,农民按股分红,其比例约占分配总额的30%,按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总额占70%;三是高级合作社,高级社取消土地分红,每个合作社的报酬分配,主要按劳动数量和质量决定。可以说,初期党和政府引导以及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合理并有成效的。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合作社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合作社。高级社比起初级社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它可以实现按计划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以在互相吸取经验的基础上,极大提高耕作技术;同时随着公共积累的不断提高,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大大提高;而按劳分配制度的实行,更加充分调动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三)第三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集体所有家第3页共26页第2页共2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6页庭经营。这一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一直到21世纪初年。其特点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由于是家庭经营,也可以把它概括为“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其强大的优越性迅速普及到各地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这种模式在保证农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保证了农户的独立经营权,并对农村土地的经营收益分配关系进行了调整,“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并且在其后的二、三十年内成为农村土地的基本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权归农民家庭,这对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其意义和功用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四)第四阶段:土地流转:集体所有性质不变。这一阶段是从新的世纪开始一直到现在以及将来的某个时段。土地流转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施行中的缺陷并适应规模经营适时提出的一项政策,我们不妨把它简单地概括为“合”。2003年以后,土地流转的话题就引起了各方注意。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其优越性和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第4页共26页第3页共2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6页二、我国现行土地政策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业收人已不能满足家庭需求,农民弃土离乡进城打工,造成土地大面积抛荒,原有的家庭经营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