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练(二)大气运动一、选择题(2018·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Ⅰ、Ⅱ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回答1~2题。1.该山可能是()A.长白山B.太行山C.贺兰山D.武夷山2.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以得出该山地山麓地带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因此该山应位于亚热带,据此结合选项选D。第2题,图中Ⅱ表示平均最低气温,结合上题,该山为武夷山,1月份山区西北坡属于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且受冷空气影响强烈,气温较低,据此图中的③符合要求,选C。答案:1.D2.C(2018·甘肃张掖三诊)下图为北半球中纬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等温线图,图中a、b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点、16点气温分布状况,读图,回答3~4题。3.导致该地当日25℃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坡向B.纬度C.海拔D.气压4.“山风是沿山坡吹向谷底的风,谷风正好相反”。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甲乙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A.甲乙两地当日最高温相同B.上午,甲地的谷风比乙弱C.下午,乙地山风比甲强D.甲地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在不同坡向不同时间气温分布状况不同,说明导致该地当日25℃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坡向。故选A。第4题,据题干知,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据等高线可知该山谷走向为南北走向,且甲位于山谷西坡,上午为阳坡,乙位于东坡,下午为阳坡。甲地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D正确;其他选项无法判断。故选D。答案:3.A4.D(2018·广东深圳二调)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5~7题。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A.极地东风减弱B.中纬西风减弱C.低纬信风减弱D.副热带高压减弱6.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A.夏季、变冷B.夏季、变暖C.冬季、变冷D.冬季、变暖7.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解析:第5题,由于全球变暖,使得两极地区与中纬度地区热量交换活动减弱,相应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弱,极地东风风力减弱,从而导致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故答案选A。第6题,由材料可知,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使得大气保温作用更加明显。夏季由于太阳辐射量大,高空云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使得空气温度上升,空气对流活动更加强烈,高空云升高较明显。故答案选B。第7题,由材料可知,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使得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中纬度地区由于低空云数量减少,对太阳辐射量的削弱作用减弱,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增加;同时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于高纬度地区,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故答案选C。答案:5.A6.B7.C(2018·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8~9题。8.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9.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生物类型多样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