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肽酰转移酶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对RNA酶敏感,对蛋白酶不敏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肽酰转移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B.肽酰转移酶存在于核糖体中C.肽酰转移酶对高温和酸碱不敏感D.肽酰转移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解析:选C。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才能形成肽键,因此肽酰转移酶存在于核糖体中,并能够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由于该酶对蛋白酶不敏感,因此该酶的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RNA。2.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解析:选D。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应为“J”型曲线;一个细胞周期中,核DNA的含量呈现2n→4n→2n的变化;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增加而增大,呈正比关系;在适宜条件下,一定范围内随CO2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大,当CO2浓度达到饱和点后,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故D项符合题意。3.(2012年广西南宁模拟)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人体消化酶作用规律的是()A.Ⅰ和ⅢB.Ⅱ和ⅢC.Ⅰ和ⅣD.Ⅱ和Ⅳ解析:选D。人体内的消化酶的最适温度在37℃左右,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在底物充足时,酶的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会加快,应在原曲线的左上侧。4.(原创题)伦敦奥运会77kg级举重比赛中,吕小军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为我国再添一枚金牌。右图为吕小军正在举重的情形,此时他体内的能量状况是()A.葡萄糖分解产生的能量可直接用于肌肉收缩B.为满足能量的需求,肌细胞中贮存大量的ATPC.ATP可能来自细胞质基质、核糖体和线粒体D.ADP的含量急速上升解析:选D。由图可知运动员机体正在急速消耗大量能量,而ATP是向肌肉运动直接提供能量的高能化合物,故D符合题意。5.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选D。叶绿体合成ATP不需要O2;叶绿体中的ATP产生于基粒类囊体薄膜上,不来自线粒体;无光时叶绿体不产生ATP;叶绿体、线粒体中均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均可产生ATP,所以答案为D。6.(2012年四川成都模拟)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1)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____的特性。洗衣粉中加入的A,之所以能够耐酸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是因为通过________精心设计改造生产出来的;控制其合成的直接模板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_______中。(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图3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图1中加酶和加化学催化剂相比,可明显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体现了酶的高效性,图2据反应前后变化可知酶具有特异性,酶本质是蛋白质,可通过蛋白质工程生产,控制其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主要位于细胞质中;由图3可知,当pH从5上升到7,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底物剩余量减少得多,酶活性上升,超过一定温度,随温度改变,底物剩余量减少得少,酶活性下降,酶活性也受温度影响,但最适温度并未随pH的变化而变化;由图4知,A点后,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并未改变,其限制因素主要是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图5显示底物充足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比。答案:(1)高效性和特异性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细胞质(2)先上升后下降随着pH的变化酶的最适温度不变、温度影响酶活性(3)酶的浓度(数量)和活性酶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