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十(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VIP免费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十(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1/7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十(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2/7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十(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3/7
同步测试卷地理(十)(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60分钟总分:90分[对应学生用书p37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境内在荒漠环境中土质较好、水源丰富的地方往往形成自然绿洲,而人工绿洲是伴随人类的出现及其定居和农耕活动而形成的。额济纳旗绿洲是阿拉善境内面积第二大的绿洲,下图为额济纳旗地理位置示意图,下表示意1975—2010年额济纳旗绿洲面积变化情况(单位:km2)。读图完成1~3题。年份1975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自然绿洲林地42.9349.64162.53162.45162.45草地672.87816.48393.40558.42570.20水域92.96120.0278.89103.97103.97人工绿洲耕地197.87198.3838.4438.4439.64林地3.653.6517.7717.7717.77草地11.609.8026.2926.2928.21建设用地8.4810.6811.0311.0318.52水域0.000.000.000.0025.55小计1030.361208.65729.35918.37966.311.影响额济纳旗自然绿洲内草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C)A.降水B.光照C.水源D.蒸发[解析]由材料可知,在荒漠环境中土质较好、水源丰富的地方往往形成自然绿洲,而该地自然绿洲内草地面积会随着水源的变化而变化,主要因素为水源,故选C。2.1990—2000年,额济纳旗人工绿洲面积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B)A.全球变暖,地区蒸发加剧B.上游大量用水,弱水水量减少C.限制放牧,草地面积增大D.人口激增,城市占地面积增加[解析]由材料可知,额济纳旗人工绿洲主要是得益于弱水的灌溉水源,而如果弱水上游地区人口数量增加,大量引水,使得水量减少,额济纳旗的人工绿洲急剧减少,故选B。3.苏泊淖尔边缘地带最易出现(D)A.沙漠化B.水土流失C.石漠化D.盐碱化[解析]由于苏泊淖尔地区为一内陆湖泊,地下水水位较高,且周围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边缘地带会出现土地盐碱化,故选D。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浙江省于2014年底率先提出了特色小镇的概念,并迅速将这一创新空间组织模式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下图为浙江省特色小镇核密度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4.浙江省特色小镇集聚程度最高的是(D)A.旅游B.高端设备制造C.时尚D.金融类[解析]核密度越大,说明集聚程度越高。从图中可以看出,金融类集聚程度最高。故选D。5.信息经济和金融类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浙北杭嘉湖地区的原因是(C)①经济水平高②劳动力丰富③产业创新程度高④城市化水平较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解析]信息经济和金融类特色小镇对信息化程度要求高,对人才素质要求极高。浙北杭嘉湖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人才众多,产业创新程度高,C对;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C。6.浙江进一步发展特色小镇,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A)A.集聚人才、技术、资本,形成产业、文化、旅游聚合发展B.继续挖掘和放大特色小镇的特色,进行差异化的营造C.依据生产力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准确把握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D.注重特色小镇的协调均衡发展,建立不同特色小镇之间的有机联系[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最有利”,集聚人才、技术、资本,形成产业、文化、旅游聚合发展,不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且有利于破解经济结构转化和动力转换的现实难题,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选择,A对;其余也是有利措施,但不是“最”有利,可排除。故选A。1959年新安江水库建成蓄水,该水库水位在108米时,面积在0.2公顷以上的岛屿有1078个,故又称千岛湖。1982年千岛湖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读2001—2011年新安江水库不同蓄水位对应的水域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7.与建库前相比,水库建成后(D)A.湖面风速显著减小B.湖面湿度明显降低C.湖泊周围下渗减弱D.湖泊周围无霜期延长[解析]与建库前相比,水库建成后,湖面比陆地的摩擦力小,湖面风速显著加大,A错。水域面积增大,湖面湿度明显增加,B错。水域面积增大,湖泊周围下渗增加,C错。湖泊具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故湖泊周围无霜期延长,D对。8.与2001年相比,2011年不同蓄水位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C)A.恢复植被B.人工清淤C.填湖造陆D.生态补水[解析]与2001年相比,2011年不同蓄水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十(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