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检测(十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曾经的经济全球化“推手”美国,现在不仅反对多边贸易体系,而且主张以“美国主义”替代“全球主义”;曾经的区域一体化“标杆”欧盟,现在遭遇英国“脱欧”;曾被人们当成“阿里巴巴的山洞”的经济全球化,现在何以又被不少人视为“潘多拉的盒子”?这种转变意味着()A.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增长和分配等矛盾更突出B.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C.反全球化的呼声,是对经济全球化弊端的理性反思D.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解析:选A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凸显了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不稳,各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间经济的增长和资源、财富等的全球分配矛盾突出,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B项不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利大于弊,所以反全球化的呼声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C项错误;材料没体现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D项不选。2.丢块石头到水里,水波是逐步递减的,越向外冲击力越小,这就是“涟漪效应”。现代国际社会中,一般来说,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受到危机的影响也小。“涟漪效应”揭示的经济生活道理是()A.主权国家要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B.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贸易国际化C.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开放程度国家影响不同D.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宜走对外开放之路解析:选C题干没有涉及开放型经济水平,A项不选;经济全球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生产、贸易、资本全球化,B项不选;材料中讲“涟漪效应”、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受到危机的影响也小,C项入选;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D项错误。3.近年来,许多跨国公司投资由东南沿海地区转向了快速发展中的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土。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①是基于对中国未来经济趋向区域平衡发展的判断②是基于新形势下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③会使我国中西部地区主导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④会给我国中西部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解析:选B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不是“走出去”的表现,排除②;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排除③;①④正确;故选B项。4.人口红利主要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与此相关的人口抚养比的持续下降。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的快速增长,使得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陆续离开中国,选择到工资条件更低的地区投资。材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主要有()①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②经济全球化促进资源的全球配置③经济全球化实质上由发达国家主导④社会分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信息可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的快速增长,使得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陆续离开中国,表明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同时表明经济全球化促进资源的全球配置,故①②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也没有涉及社会分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故排除③④。5.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建设海南全岛自由贸易实验区()①旨在完善世贸组织确立的非歧视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②有利于我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③能够有效避免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国发生贸易摩擦④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决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支持海南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我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②④正确;建设海南全岛自由贸易实验区不是为了完善世贸组织确立的非歧视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①错误;建设海南全岛自由贸易实验区,并不能有效避免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国发生贸易摩擦,③错误。6.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多在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