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工程测量(一)定位测量基槽开挖前,应合同建设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测量、定位、确定水准点高程和座标点位置。水准点及施工中的主要轴线桩应引进基础挖土,机械活动区域外,并用砼加以保护作永久点。1、基础放线:采用经纬仪将各建筑物外轴线测出,用木桩标于地上,桩顶钉上小钉作标志,测定轴线后检查轴线距离、误差,不得超过轴线长度的1/2000,最后根据测出的中心线定出基础宽度,用石灰粉划出基槽开挖边线。2、水准测量:①根据给定的水准点,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采用往返复测法,把水准点引至施工现场,并建立施工现场标高控制网。3、按照景观地带设计图所绘的施工坐标方格网,将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场地上并打桩定点。然后以坐标桩点为准,根据景观工程设计图,在场地面上放出场地的边线,主要地面设施的范围线和挖方区、填方区之间的零点线。然后定出坐标桩点标高,注意尽量采用共同基准点。对照景观地带竖向设计图,复核场地地形。各坐标点、控制点的自然地坪标高数据,有缺漏的要在现场测量补上。二、土方施工(一)土方开挖1、本工程土方除11#楼土方较大需机械挖土外,其他工程量不大,拟采用人工挖土方。土方开挖前应详细了解地下管线位置和走向。(二)土方回填(1)人工填土,用手推车或机动翻斗车运土,倒入槽坑或场地内,用锨、锄、耙等将土摊平,摊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内,最后填成高于自然地面5cm,厚度可用样棒控制。人工夯实采用重为60~80kg的铁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接,夯至规定的密实度为止。三、地面铺装工程施工工艺(一)地面施工1、场地平整与找坡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对挖填出的新地面进行整理。要铲平地面,使地面平整度限制在5cm以内。根据各坐标桩标明的该点填挖高度和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找坡,保证场地内各处地面都基本达到设计的坡度。2、素土夯实素土夯实是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应清除腐植土,清除日后地面下陷隐患。当挖土达到设计标高后,可用打夯机进行素土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素土夯实的密实度,如果密实度尚未达到设计要求,应不断夯实,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3、碎石垫层(1)首先要控制石子的质量。根据肉眼观察,禁止风化碎石进场,避免树枝等有机质混入,并按设计要求控制石子颗粒大小。(2)标高的控制。为保证路面标高合理,控制造价,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好垫层的厚度很重要。在回填时先在场地内设置好标高控制点,并注意对控制点的保护。回填时其虚铺厚度应有所控制,以便在夯实后能达到要求。(3)干铺碎石垫层:人工散铺至略高于设计标高后,机械夯实至设计标高,达不到要求时应进行补差以符合要求。4、砼垫层的浇筑必须控制厚度和强度,按施工图做好砼强度试块检测工作。(1)在完成的基层上定点放线,每10m为一点,根据设计标高,路面的边线放中间桩和边桩。并在路面整体边线处放置施工挡板。挡板的高度应在砼垫层以上,但不要太高,并在挡板划好标高线。(2)复核、检查和确认路面边线和各设计标高点的正确无误后,可进入下道工序。(3)按设计的材料比例配制砼试块,然后浇筑、捣实混凝土,并用直尺将顶面刮平,顶面调整至设计标高。施工中要注意做出路面的横坡和纵坡。(4)混凝土基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开始养护,并及时对砼基层进行伸缩缝的切割,切割时应注意与道路面层铺设尺寸的吻合,然后考虑园路和广场面层的铺装。可用湿的稻草、湿砂及塑料薄膜覆盖在路面上进行养护。5、花岗岩面层的铺装(1)工艺流程检查基层平整度并修平→放线→挑选石材→浇素水泥浆一道→铺水泥砂浆结合层→浇素水泥浆一道→铺花岗岩面板并调整→水泥干砂混合料填缝。(2)施工工艺:①面层铺装是园路和广场铺装的又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必须控制好标高,结合层的密实度及铺装后的养护。②在完成的砼垫层上放样,根据设计标高和位置打好横向桩和纵向桩,纵向线每隔板块宽度1条,横向线按施工进展向下移,移动距离为板块的长度。③在砼垫层上扫净后,洒上一层水,略干后先将1:2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在稳定层上平铺上一层,厚度为2cm厚作结合层用,铺好后抹平。④再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