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整顿企业的思维、规划、执行及检讨「整顿的思维应做慎密的考量,并从而导出较周全的整顿计划…做好妥慎的规划,研订具体改善措施及其执行进度……必须贯彻执行,遇有阻碍执行的石头,必须设法搬开,改善措施执行后的成效检讨,务应群策群力的认真且切实的进行。总之,整顿有其迫切性及时效性,并应获致显著的成效,否则断送了企业的生机,岂仅只是单纯的结束营运而已」。■退休人员戴钦松不论是公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只要宣称将进行整顿,内部员工难免惊慌失色,甚至颇有草木皆兵的感受,而最直觉的反应莫过于会不会裁员减薪,幅度有多大,还有那些权益会受影响…等等。倘若公布的整顿策略,让员工觉得冲击非同小可时,一阵免不了的骚动必然随之发生。一般而言,由于民营企业的员工较少法律的保障,顶多照劳基法或内部规章处理,因之较易引发激烈的抗争,至于公营企业的员工可援用的规定较多,诸如内部规章,主管机关对所属事业的统一规定,曾经实施的优惠案例、劳基法……等,惟反弹的声浪仍是屡见不鲜,反弹与抗争是初期的现象,乃是权益受损可预见程度后引发的钢性阻力,可是整顿尚涉及诸多制度的变革或相关措施的推动,是以整顿工程进行期间,仍会持续发生或多或少的柔性阻力,两者均不可忽视其对整顿成效之影响,为期整顿顺畅地快速进行,并能渐次达到预期的成效,务应关注可能遭遇的阻力,及设拟化解阻力或减少阻力的解决方案,亦即在整顿的思维上应做慎密的考量,并由慎密的思维导出较周全的整顿计划,对于计划执行的布局更应注意轻重缓急的优先级,及由点而面的展开,并应定期检讨考核执行的成效。兹就整顿计划的思维、规划、执行的布局及检讨成效等做简要的说明。一、慎密的思维公营企业的整顿通常多由主管机关下达命令,主要系因公营企业的主持人均由政府指派,经营的成绩即便是不佳,甚至被外界指责「经营不善」,却未必会被更换,因之历来顶多做些改善措施,或拟订一些管理革新方法,能勇于自行进行「整顿」者,尚属乏例,而被动的由政府下令整顿者,乃是惯例,更妙的是,遇有民代严重关切时,整顿的积极性,立刻会转变为迟缓性,或展延性。至于民营企业的整顿,一般均是自发性,主要是主持人必须负经营成败的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责任,其董事长系由董事会选任,总经理由董事长提名经董事会通过后聘任(公营企业虽亦有类此的任用程序,却只是形式而已),总经理一旦发现整顿有其迫切性及必要性时,即会发动进行整顿计划,由于被动性系依指令办理,在整顿的思维上尚需配合「上意」,但自发性的办理整顿时,较富有创意的思维,前者的思维难免受到或多或少的掣肘,后者的思维则可海阔天空,兹将整顿思维之重点分述如次:(一)从救亡图存出发,求立竿见影之效面临必须进行整顿的企业,必定是已发生重大的累积亏损,负债累累,资本结构异常脆弱,其所以如此,或因:经营团队不健全;管理阶层欠缺经营理念;不合宜的规章制度,执行上又发生偏差;上行下效;内神通外鬼;派系林立,争权夺利;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乡愿成习;得过且过;积非成是;决策粗糙、错误;授权成了滥权;资源浪费,控管无方……等诸多因素造成,如此的企业病症,可谓百病缠身,求一剂「仙药」化解诚然不易,必须厘清各种病症,逐一对症下药,由于整顿必须争取时效,并须获致立竿见影之效,当应善用重要性原则,优先选择较重大的缺失,进行彻底的改善,俾资短时间内将大幅亏损缩减为小幅亏损,再予转亏为小盈,然后力求获致合理利润,进而恢复正常营运,在继续改善经营体质下,终将自力改善资本结构,从而迈向经营发展的愿景。近年来,享誉经济奇迹的台湾,发生不少挖空财务的企业,这是「企业猝死症」,因其财务的大失血,企业等同患了「败血病」,改善岂仅是无时间,更无空间,救不了亡,也无法图存,此种企业若仍论及整顿,恐怕十足是自欺欺人。笔者要强调的是,值得整顿的企业,必定是尚有可改善的空间;虽然有急迫性,却还有足供因应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