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预算管理意义预算是将公司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活动以数量(通常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全面预算管理是以预算为手段,分配公司内部各单位或部门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控制各项支出,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量与利润,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第二条预算管理目标1.规划未来。将企业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衔接,以预算细化和量化年度经营计划,引导企业按预算目标组织各项经济活动。2.整合资源。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围绕公司既定经营目标有效地整合配置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3.沟通信息。全面预算管理为公司内部各种信息的沟通提供了正式和有效的途径,借助预算实现公司内部纵向和横向的信息沟通,促使各部门目标与活动的协调一致,提高公司运作效率。4.强化控制。通过预算动态监控,强化公司内部控制,有效地控制公司经营收支、财务结构和现金流量的平衡,最大限度降低公司经营及财务风险。5.评价业绩。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为各子公司、车间、部门和岗位设立绩效考核标准,并通过预算与实绩差异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提高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第三条预算管理范围全面预算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的系统管理。全过程预算管理是指公司在组织各项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必须纳入到预算管理;全方位预算管理是指公司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全部纳入到预算管理;全员预算管理是指公司领导、子公司负责人、车间及部门负责人、各岗位员工必须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第四条预算管理基本原则1.统一规划原则。预算总目标由公司根据长短期经营计划统一规划和确定。各预算责任中心必须服从公司整体经营计划和预算总目标的要求。2.分级管理原则。按公司内部预算责任中心的设置实行预算分级管理,即各预算责任中心根据公司预算总目标分解的要求,编制、执行和考核各自归口负责的预算指标。3.先进可行原则。依据客观环境和内部资源,在挖潜的基础上确定各项预算,防止低估或高估预算指标,以保证预算目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4.资源配置原则。依据预算目标对资源的使用进行优化配置,做到效益优先、促进增长、总量平衡、控制风险。5.预算刚性原则。预算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进行例外审批,以保证预算执行的刚性。但也要防止“以不变应万变”的预算控制。当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通过预算调整机制修正预算,以保证预算的切实可行。6.动态控制原则。借助财务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以便即时控制预算执行进度,反馈预算执行中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第五条预算管理制度内容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组织、预算编制、预算实施和控制、预算调整、预算考核、预算管理信息化和附则等九个部分。第二章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第六条预算管理流程全面预算管理基本流程包括建立预算管理组织(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部门和预算责任中心),根据公司经营战略确定和下达年度预算总目标,预算编制、汇总、平衡和审议批准,预算执行、控制和调整,预算考核和分析等方面内容。预算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图第七条预算基本内容公司全面预算主要包括业务预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存货预算、生产成本预算、销售成本预算、采购预算和期间费用预算等)、资本预算(固定资产购建和对外投资预算等)、筹资预算(长短期债务融资以及股权融资等)和财务预算(现金预算、损益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等)。各种预算及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全面预算基本内容图第八条预算管理周期预算管理周期是指预算管理过程中各环节所覆盖或实施的期间。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如下预算管理周期的规定:公司预算管理周期表项目预算管理周期预算周期长期预算是公司3-5年发展规划性预算;短期预算是每个会计年度的预算,即1月1日至12月31日(进一步分解为季度和月份预算)目标下达每年10月1日前确定和下达预算总目标。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