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2010年度以工代赈方村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荔波县2010年度以工代赈方村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二、建设性质:新建三、承办单位:方村乡人民政府四、项目负责人:陈培生五、项目承办单位概况:荔波县政府为了加强该项目实施力度,由县政府牵头成立含县发改局、财政、交通、水利、国土、审计、纪检、方村乡政府、永康乡政府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方村乡政府,由乡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确保项目实施。六、项目编制依据:1、根据省、州以工代赈工作会议“关于2010年度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计划申报工作”通知;2、《贵州省征占用林地补偿费用管理办法》、《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3、《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征地管理工作的通1荔波县2010年度以工代赈方村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知》(黔府发[2004]0005号文)4、《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2000]32号文。5、《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标准》[1999]110号文。6、《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3)。7、《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颁发);8、《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交通部颁发);9、交通部2004年颁发《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10、《贵州省乡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BJ22—028—97);11、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法律、法规、标准;12、当地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七、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增长逐渐与市场对接,及时掌握农产品销售信息已成为了农户增加有效收入的途径。项目区属云贵山区向广西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山多地少,山区内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各种农副产品难以有效的转化为商品,由于道路的崎岖不便,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由于运输困难往往卖不出好价钱,特别是新兴的经果林产业,由于不能即时运出山区,造成烂在地里,同时,人居环境的恶劣,信息闭塞,也导致了群众思想观念的落后。为了解决群众行路难、运输条件难问题,该片区群众2荔波县2010年度以工代赈方村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迫切希望政府能帮助将该片区通向外界的公路进行新修,以便能够改善该地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为该地经济的发展提供较好的运输条件。成为抑制当地经济发展的颈瓶。项目区隶属荔波县方村乡,位于荔波县西北部,交通不便、水利设施不完善,距县城30km,距独山县50km。项目区距独山县基长镇20km,主干道交通便利,依托独山县基长镇西红柿产业,今年项目区内种植西红柿200余亩,收益喜人,但水资源和交通问题制约了蔬菜、经果林、养殖业的发展。第二节项目概况一、建设地点: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方村乡的丙花村、双江村、拉街村、尧并村、永康乡白岩村二、建设规模:(一)水利设施新建方村片区交进拦水坝1座,解决灌区内1200亩农田灌溉,同时在方村大坝新建1000亩蔬菜种植基地。(二)交通设施新建水泥路7km,新建泥结碎石路25km,解决14500余人行路难、畜牧、水产、经果运输困难问题,依托交通工程在山区坡耕地及荒山新3荔波县2010年度以工代赈方村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2000亩经果林基地。三、主要建设条件(一)交进拦水坝工程处于荔波县方村乡,水源可就近抽取河水,电力提水和施工用电可通过临时供电设备从村寨中接入,通讯条件良好。(二)通村公路在原有基础上修建,不需要征用土地拆迁房屋。主要外购建材均可在县城购买,所需的砂石等天然建筑材料需到独荔公路至方村乡政府岔路口附近的山坡上的石场采购。建设条件具备。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估算总投资281万元,全部申请中央以工代赈资金,其中:拦水坝工程估算总投资19.0万元交通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262万元,其中:通村水泥路171万元,通村泥结碎石路91万元。第三节研究的范围及简要结论该项目通过对本地区自然环境及经济条件研究找出影响该地区经济发燕尾服主要矛盾,提出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通过勘察设计提出建设方案及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