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兖州市新驿镇孙村小学2011年2月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体局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深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八个精心”为切入点,创建“办家长社会满意教育”为重点,加强内涵发展和科研兴校意识,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创我校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二、主要工作:(一)、抓德育,创特色,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是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拓展学校德育内涵完善,“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共建育人”的德育体系,不断创新育人措施,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创建“以规范、育新人、促发展”的特色学校奠定基础。(1)、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抓规范,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深刻领会其内涵,将《守则》和《规范》分解细化,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健全、规范、育新人的规章制度,积极开展“主题班队”等少先队活动。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推向新的高潮,抓出成效,形成特色。(2)、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广泛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科普、文体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阵地,利用好学校的宣传窗,黑板报等,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实现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和人文校园的创建。(3)、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点,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切实做好实施德育导师制,完善导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发挥全员参与育人作用,探索德育导师帮教途径。对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及时帮教、排解和矫治。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健康心理。(4)、以加强与社会、家庭联系为落脚点,营造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每班组织一个特色假日小队,引导少先队员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体验中,培养社会公德,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坚持家访制度,加强家校沟通。做好“家长开放周系列活动”,让家长走进来,参与学校德育,接受社会监督,促进我校教育教学。(二),提内涵,抓质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关注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不断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以人为本”,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面贯彻落实“八个精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程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节课,杜绝私自调课、旷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堂等现象。加强随堂检查,加强对学校教学动态过程的管理、指导和质量管理考评。改进对教师的评价办法,把平时教师的日常工作,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综合素质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积极探索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办法,科学地评价学生全面发展情况。(2)、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组织开展新课改,新理念专题理论学习,聘请有关专家围绕教育理念、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专题开设讲座,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新理念认识与转变。充分利用好优秀的教育教学光盘资源,组织教师到先进学校学习交流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孙村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通过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等各教研的活动,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3)、加强教育科研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发挥教育科研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先导作用。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课题形式进行专题研究,结合本校的实际“重立项、重过程、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