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县在有效开发乡土人才的工作实践中,与农村党的建设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开展了“双培双带”活动,即把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乡土人才,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主题活动,收到明显效果。一、主要做法1、明确主要目标,制定工作方案。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摸清全县乡土人才和农民党员的基本情况,组织相关人员正确分析农村党员队伍和乡土人才的素质结构、技能需求等现实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分析报告。经充分酝酿讨论认为,农村党员队伍不同程度的存在科技素质偏低问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而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乡土人才还没有被吸收到党内,两者之间正好可以形成互补。因此,为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结构,我们提出在农村开展“把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乡土人才,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党的建设主题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下发了《中共*县县委组织部在全县农村开展“双培双带”活动的方案》,要求各乡镇场结合本地实际,摸清本地乡土人才和农民党员的现状,明确培养重点,进行分类排队。确定“双向培养”对象,建立相应的定责帮带责任机制,把那些确有一技之长并且有一定培养前途的乡土人才,作为党员纳新对象纳入培养计划;将有一定文化知识或懂经营、懂技术的农民党员,作为乡土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训。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力争全县每年新增300名乡土人才党员。按照这一总体目标,各地制定了适合本地实际的“双培双带”活动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并将活动目标、措施要求等落实到每个基层党组织、农民党员和乡土人才肩上,形成一个目标到基层、责任到个人的目标体系。2、开展系统培训,重在提高素质。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帐。我们通过调查走访、问卷统计等方式,建立了全县乡土人才库和党员队伍信息库,对纳入培养计划的农民党员和乡土人第1页共5页才,建立“双培双带”工作台帐,做到底子清,目标明。目前,我们已对4702名乡土人才建立了人才信息库,准确掌握其培训需求。二是因地制宜,菜单式培训。为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针对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不同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全县农村党员和乡土人才培训方案,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菜单”培训计划和模式。基层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培训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双向培养计划,有选择性地向县委申报培训方案,由县委组织部组织培训。三是因需施训,送教下乡。县委组织部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培训需求,及时组织师资力量深入到农村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开展培训,以全面提高农村党员队伍和乡土人才的整体素质。对乡土人才的培训,我们重点突出宗旨教育,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其头脑,广泛开展先进性教育,促使他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是党员的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对农民党员的培训,我们重点突出科技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使他们掌握1-2门能发家致富的科技技术,增强“双带”能力,发挥先锋作用。在培训形式上,我们充分发挥党校及农村党员电教活动室的阵地作用,采取集中办班、现场观摩、结对帮带、经验交流等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展宗旨教育和科技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我们严格按照基层培训需求,针对乡土人才和农民党员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分类培训。近两年来,我县有针对性地举办党的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农产品加工、营销等技能培训班60余期,使5000多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培养了一批涵盖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等行业和领域的农村经济能人。同时,在坚持党员标准的前提下,把477名乡土人才吸纳为中共党员,在党员发挥作用的基础上,3000多农民党员掌握了一定的科技实用技术,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结构明显改善,“双带”能力也得到明显增强。3、鼓励创新实践,注重多项结合。开展“双培双带”活动是巩固农村基层组织政权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实践中,我们坚持把“双培双带”同农村党组织开展的党内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