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VIP免费

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_第1页
1/66
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_第2页
2/66
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_第3页
3/66
第1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6页第五讲天地人相似法则的思想(一)(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都遵循着某个共同的、相似法则,而且这个法则是亘古不变的,是天地人所共同存在的,这就是古人“天地人相似法则”的思想。由古人的“生命起源与宇宙衍生观念”而知,人包括所有地球生命及世间万物都是由天地交合衍化生成的,人与动植物及其它宇宙万象均与宇宙天地之间存在着子母(或祖孙)式的衍生关系。按照现代系统论中“子母系统之间存在关联性与相似性”的观点,人数世间万物(均应)与天地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与相似性。我们在第一讲“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人相应”部分讲过:“天人同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天地人结构上的相似性,二是天地人运转法则上的相似性”。第一讲中谈到的天地人运转法则的相似性是指天地的运转与人体内气血的运转有着某种相似的规律性特征。而现在要讲的“天地人相似法则”的思想是指宇宙天地的运动与宇宙第2页共66页第1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6页万物的运动变化有着某种共同的运动规律和相似的运转法则。这一思想的形成是古人对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进行长期积极探索所获得的初步认识的结果。古人在这一思想认识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地探究与摸索,不仅对宇宙万物的运动法则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还描述出了这一法则的模型(六十四卦)。叁千多年来,我国古人一直在研究思考着这一模型,并运用着这个模型对万事万物都进行过多方的演绎推断,而且应验之例颇多,应验概率也不低,这就是在我国历史上对《易经》象数的研究与测算应用一直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古人的这种演绎推断的思想近似于现代数学模型预测的思想。比如,用Y表示利润,用X表示成本,根据利润与成本的数量对应关系就可以建立一个利润与成本的数学函数关系的模型。假定这一关系的模型是Y=F(X),那么根据Xn就可推断出Yn。《易经·六十四卦》就是古人所建立的一个描述天地运转及万物变化基本法则的运转模型,这个模型最早的雏形是河图和洛书,它的简单模型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较完善的模型就是《易经》六十四卦。一、古人对相似法则的基点认识第3页共66页第2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6页古人的“天地人相似法则的思想”是建立在三点基本认识基础之上的。这三点基本认识是: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古人“相似法则”思想形成的基础。2、“天道合成”是“相似法则”自身的基础。3、“阴阳变动”与“五行关系”是古人对宇宙万物运动规律的基本认识。(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成都市青羊宫有一幅对联,上联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联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都是《道德经》中的观点,这一观点集中地体现出了我国古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与人生观。“人法地”。是指人类的一切有意识活动都必须遵循大地运转与气候变化的法则。如地有昼夜,人昼作夜息。地有四季,所以人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我国古代从黄帝时期就开始进入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条件下,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就是耕地。人们依靠着大地的供养,依赖大地而生存,由此产生“人法地”即人必须依从土地的自然法则(指土地生养植物的时令法则)从事的思想,应属自然。第4页共66页第3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66页古人认为大地的运行法则是天体运转所造成的,天有日月轮值,地才有昼夜交替;天道有四时流转,地才有四季之分;天有轮回,地有丰歉;天有盈蚀,地有旱涝(指月满、月隐引起潮涨潮落,日瑕指太阳黑子对应旱涝灾害等)。由于大地的运行遵循天体的运行法则,因此称作“地法天”。“天法道”,意思是说天体运转的法则是由“道”所决定的,“道”包含有伴随着宇宙形成就产生了的亘古不变的运转法则的含义。这种无始无终又永恒不变的运转,老子把它也称作“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