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4页共13页第四部分旅游发展战略一、旅游区性质定位与形象设计(一)旅游区性质定位莱芜市旅游区是以峡谷群为龙头,以山水乐园、棋文化、天上人家、山巅草原、齐长城为主体的度假休闲、回归自然、史迹觅踪、革命胜迹凭吊、工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二)旅游区形象设计世界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入了“印象时代”,形象研究与设计在西方企业中悄然兴起。进入90年代,“地方形象”在我国南方兴起。旅游形象是随着企业形象和地方形象的研究与发展诞生的新的研究领域。实际上,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与城市,如新加坡、香港等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设计和推广旅游形象,并推出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形象口号,如“无限的新加坡,无限的旅游业”、“魅力香港,万象之都”等,对旅游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确定莱芜市旅游形象的基本依据有两点:一是莱芜市主体资源的地理文脉,是旅游形象形成的基础;二是旅游者心理和行为特征,这是旅游形象定位的市场需求。旅游经济作为“品牌经济”、“知名度经济”、“注意力经济”,旅游主题形象应由知名度较大的事物为龙头。旅游形象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根据莱芜市的具体情况,将旅游形象简单梳理成理念形象、区域特征形象、音乐形象、行为形象等四方面。1、理念形象齐鲁第一峡谷群,鲁中山水大观园,中国棋文化大观一方面,九龙大峡谷、九天大峡谷、九门大峡谷深邃狭长,位置集中,在齐鲁地区较为罕见,是莱芜市旅游资源和产品中的龙头;另一方面,本地区位于山东省的地理中心,是泰山和鲁山、蒙山(一地连三山)的交接地区,山水景观结合较好,是鲁中地区山水景观的集中体现;再一方面,棋山以“棋山柯烂”的传说而闻名,可依此资源底蕴,开发建设成充分体现中国棋文化的旅游胜地。另外,待莱芜市对“秦皇祖地”考证确定之后,可以推出二级理念形象,即:秦皇祖地,第一长城。2、区域特征形象山东地理中心反映莱芜是山东省的几何中心的地理文脉和莱芜是齐国和鲁国交接地带的历史文脉。3、音乐形象电影《红日》主题歌《谁不说俺家乡好》。第55页共13页第54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5页共13页电影《红日》主要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山东战场的革命斗争故事,包括了莱芜战役等重大事件。其主题歌词曲感人,早已传遍全国,可作为莱芜旅游的音乐形象。4、行为形象1)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行为风貌形象。2)展示莱芜人忠厚、质朴、热情、好客、开放、上进的优秀品质形象。3)体现体制法规健全、行业通力协作、全民关注旅游的社会形象。二、旅游发展思路莱芜地处山东省地理中心。在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条件下,理应成为山东省重要的旅游城市。莱芜市旅游业发展如何摆脱当前相对滞后的状况,迅速实现超常规发展?本规划认为:关键在于调整旅游业发展战略。调整方向包括四个方面,即五大发展战略、七个一体化战略、两个大转化战略和五个转变战略。(一)五大发展战略1、产业战略旅游业是个产业,这一认识是在近10年才获得的崭新概念。特别是国家旅游局在“十五”规划中,明确地把这种产业称为“动力产业”,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它的发展可带动许多相关产业,被人们誉为“前导产业”、“先导产业”、“窗口产业”、“朝阳产业”等等。旅游业有“四个就地”效益、“四个转化”效益和“四大交流”效益。“四个就地”效益是:就地出口风景;就地出口劳务;就地出口商品;就地出口文化。“四个转化”效益是:将现存无效资源转化为有效资源;把有效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把静态旅游产品转化为市场有效产品;把有效的市场需求转化为社会各方面的经济效益。“四大交流”效益是:旅游业可以增强中外之间交流、产业之间交流、城乡之间交流、区域之间交流。旅游业的这种对社会经济发展多功能、全方位的推动作用,充分反映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产业,而是可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多功能、全方位作用的一种动力产业。莱芜要实施旅游产业战略,关键就要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