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风建设经验交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采取积极措施,多方加大力度,使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得以强化,一些措施和办法正逐步发挥出有效作用。现就近年来*市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情况作简要介绍。一、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形成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整体合力*市位于XX省东南部,鸭绿江中上游,辖区面积3008.5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6个街道,70个行政村,人口21.6万人。全市7个乡镇党委,6个街道党工委,70个农村党支部,现有农村党员1820人。*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几届领导班子始终把此项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市坚持市委统一领导、市纪委组织协调、市委组织部具体指导的工作机制,建立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办公室,市委书记亲自挂帅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及精干工作人员为成员,建立定期召开常委专题会议研究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定期汇报制度和分管领导负责制,遇有重大事项和问题时,市委书记随时协调并主持召开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市委其他领导具体负责联系主管职能部门工作。使此项工作得以统一部署,统一要求,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领导保障。市委、市政府还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对全市各乡镇(街)和各职能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当中。从市委、市政府到基层单位股级科室以及各村的干部,按照市级、乡(局)级、股级(村级)的层次性,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建立了各级“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负分责直接抓,班子整体形成合力、全面抓的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同时,*市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年度目标考核和绩效目标考核,并建立了奖惩机制,实行考核结果与领第1页共5页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政绩以及单位全体工作人员的“第十三个月”工资挂钩,定期考核与责任追究相结合,有效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二、加强教育,完善管理,夯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市充分发挥*市反腐倡廉“大宣教”机制的优势,运行了“领导、运行、考核”--“三大机制”,建立健全了“八项制度”,完善了“四个基地”,形成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格局,使*市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宣教工作定型化、常态化和广泛化。同时在全市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六进”活动,制定了《廉政文化建设监督反馈制度》,建立完善各项软硬件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为廉政文化建设“六进”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廉政文化进农村,全市70个行政村都设置了宣传板、活动室、举报箱。通过广设监督举报箱以及村干部及时填报“廉政文化建设多向监督卡”等形式,使个人监督、家庭监督、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监督形式有机结为一体,对村干部八小时之外行为发挥了有效的监督。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使廉政教育上舞台、上荧屏、上街头,充分发挥影视、电教、书画、文体活动等载体作用,增强教育的辐射力、渗透力、影响力,进一步形成农村廉政建设的大环境和大氛围。今年,重点开展了廉政书画展、“廉政文章”选登、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我该怎么做”的大讨论等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构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市选准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作为构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落脚点。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市村务公开目录及考核方案》等一系列意见和措施,尤其是制定实施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全市实施三个“全面”的措施》,全面完善了基层纪检组织建设,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在全市村一级组织中“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第2页共5页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人数与两委人员相当,3-5人,全市70个行政村,共290人。同时根据各村的经济情况,参照村干部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工资待遇。确定了村务监督委员每人每年误工补贴最低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