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实施意见为进一步落实好“党建加强年”的各项任务,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潘集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创先争优,经区委同意,现就在全区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坚持分层分类创建,努力培养一批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先进工作典型,以创建促规范,以示范带全盘,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整体水平。二、基本原则1、围绕中心,促进工作。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增强服务大局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和人民群众满意程度检验创建工作成效。2、统筹规划,加强指导。因地制宜,制定和落实创建工作规划和近期目标,分类分层次进行具体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3、整体推进,务求实效。把创建示范点工作与深化农村创先争优活动、创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五星级”党员等活动紧密结合,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4、与时俱进,积极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把创新贯穿创建工作全过程,积极探索新方法,搭建新载体,开辟新途径,建立新机制,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三、示范内容示范点建设要抓住当前正在开展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点来进行,内容包括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服务承诺制、“四议两公开”、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发展党员全程联名推荐、党务公开、重大事项票决制、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选派选聘工作、远程教育基层站点建设、村级组织场所规范化建设等。乡镇街道要逐项选择1-2个点进行重点规范和第1页共5页创新推进。四、示范要求和标准(一)总体要求能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意见或办法,工作落实有力,并坚持从日常工作抓起;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在某些环节上有所创新,富有特色,其主要做法值得推广;通过开展该项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二)个性标准1、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乡镇(街道)、村为不同类型的党员设置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岗位,党员上岗前有培训、有责任状;实行了按季度述岗的动态管理办法;村级有《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一览表》、《无职党员履行职责记录簿》、《上岗党员花名册》等;上岗党员切实发挥作用,上岗党员称职率达80%以上。2、“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乡镇(街道)、村建立完善培养、带动措施;有1个示范村、1个以上示范基地,每个村有3—5户“双带”示范户;广泛结成党群互助对子,制定完善互助措施;各村每年从致富能手中培养2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1名以上党员;示范基地和示范大户每年能带动10户以上群众从事同类致富专业;党(工)委对示范村、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统一命名挂牌,示范基地有简介标牌。3、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乡镇街道党(工)委要抽调组织、民政、团委、妇联部门工作人员,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留守老人”联合工作组,加强对流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以党支部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台帐,动态掌握流出具体地址、联系方式和从事职业等信息;深入开展“为加快家乡发展作贡献,为促进当地繁荣当先锋”主题活动,引导流动党员贡献两地,培育扶持一批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积极创造条件,组建流动党员党组织。4、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积极应对群众呼声,围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党员和党组织开展承诺,每年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分级建立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台账,公开承诺事项;落实第2页共5页领导点评、群众评议、情况通报和调度督查制度,确保承诺事项兑现落实。5、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乡镇(街道)建立代理中心,村设立代理点(室);有代理人员、标牌和制度;代理事项、代理员职责明确;代理员业务熟悉,代理程序规范,代理材料分类归档;代理事项办结率高,群众满意。6、村级组织“四议两公开”。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议事规则,明确议事内容,并与党员议事会有机结合;对村级重大事项严格按规定的六步程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