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入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3章第2节)的内容。Excel2003是个基础性章节;从本书的前后联系来看,它是继Word系列软件后的又一同类软件。它是Excel的入门篇章,学生对它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对其它小节的学习,基于这种重要性,我着重在本节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认识Excel2003的工作环境,为学生以后的成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性质,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Excel的功能与特点;②掌握Excel的界面构成,启动、保存和退出;③掌握Excel单元格名称、概念和操作(输入数据);④了解工作簿文件的扩展名,了解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培养用Excel解决生活、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有所用的快乐;②培养学生竞争、互助、合作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①掌握正确启动与退出Excel以及工作簿的创建和保存的操作方法;②熟悉Excel窗口的组成元素;③理解工作簿窗口的有关概念。【教学难点】:①单元格的选取;②单元格数据的输入;③正确使用单元格地址识单元格。【重点、难点突破】以问题进行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实现学生手动、脑动的目的,强化知识的巩固;设计切近生活的学习任务和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学情分析】针对我所带班级学生的特点,理解力较弱,但动手能力较强,故本堂课是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主动练为原则,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参与实践的热情,进而使学生对本节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深化和巩固。达到让学生真正手动、脑动这一目的。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计算机基础、WindowsXP系统、因特网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等章节,特别是学习了Word的基本操作,为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对Excel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基于此考虑,教学上可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教法与学法】教学方法集自学法、案例教学法、比较学习法、游戏法、师生合作法于一体,采取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学生则通过尝试操作、互帮互助、自主探究法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分钟)提问:有谁知道如何完成新生电子档案的建立?通过电子教室向全体学生展示Excel表格,引出Excel,并适当引导。集体回答,尝试打开Excel。通过提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出新内容,使学生找到并打开Excel,这样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自学教材自主探索(8分钟)给出找茬游戏,展示Word和Excel窗口,让学生找出Word和Excel的不同。学生找出后,让学生参照课本了解这些额外按钮的名称,并思考其功能。借助学习Word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进行知识的迁移,找出相同的操作方法,强调不同之处,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自己自学探究得出了认知规律:学会借助“帮助”文件。教师质疑引出问题(15分钟)1、使用范例法向学生展示了他们最熟悉的考试成绩统计表。2、通过再次展示前面的学籍信息表和学生成绩表,从而导入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区别和意义。3、继续提问——工作表中有什么?引入单元格和行列的介绍,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单元格的概念、单元格地址,引入师生、生生互动操作游戏,任意选择一个单元格,快速说出它的地址。学生尝试计算,遇到困难。学生通过尝试,试错反思,通过相互帮助得出答案。愉快完成游戏对新知识产生新知识的探究欲望。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让学生进行互动对答,加深对单元格地址的感性认识;制作竞争环境,增强合作意识。任务引领操作实践(15分钟)使用范例法向学生展示了他们最熟悉的考试成绩统计表要求学生输入相关内容。学生跟随教师的操作,将操作自己做一遍,通过讨论并尝试完成。使学生了解掌握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互助协作有助提高教学效率,营造课堂和谐氛围。自学“保存”、“退出,归纳总结(4分钟)师生共同总结办公软件的特点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