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我身边反思性说课一、自我评价1、本节课特点: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课是以学生活动做主线,在活动之后谈谈自己的感悟为心灵成长的一种课程。我所设计的这节《美在我身边》一课,有下以几个特点:特点一:与国家开学第一课一脉相承。今年的九月二日,我们国家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就是《美在我身边》,是根据我国的国情,为学生量体裁衣制作了大型的教育课,我为此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我们的《美在我身边》这节心理活动课。特点二:适合五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我根据我们学校学生,不同年龄的身心发展情况,分高低两段,设计了不同版本的《美在我身边》,五年级学生的课即有活动课的活跃,同时感悟部分我也给了相应的时间,孩子们即玩了,看了,听了,更重要的是还思考了。特点三:主题层层深入有梯度和广度。本课的设计我以“美”这一字为切入点,让学生说出他们喜欢的和美相关的词,然后用这些词来说话,这些句子从方方面面,让学生感受到,其实美离我们非常近,就在我们的生活里,从而引出“美在我身边”的主题。接下来我以“美是什么”为问题,学生说出他们身边的美丽,开始时学生说的美有自然美和行为美但很快大家就说到关于心灵的美。“于丹教授的讲话”将学生知道的小美深化到大美,引导学生“有小美能融合,用大美去传递”的力量。然后把自己的感悟写在心形的卡片上,这种安静下来写写感受的时间正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时候,他们把内心的美表达在卡片上。在传递美的环节,学生们一边分享着别人卡片上的话,一边分享着心灵的美丽。最后大家把一颗颗心形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的大心里时,我相信孩子们的心是融合在一起的,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心灵相融的美丽。这种从简单的“美”字入手直到“心心相融”的感受,由浅入深地带着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特点四:课件的制作和使用适到好处。本节课,我在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于丹教授的视频文件,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她关于《生鸡蛋、胡萝卜、干茶叶》的故事,让学生们感觉到大美的力量。学生在卡片上写“美是……”的时候,我播放的课件,是我在56视频相册中制作的,让学生处在相应的情境中,情境的提示和宣染,让每个孩子的目光和心灵都那么纯洁。最后大家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时,我使用的背景音乐是豆豆演唱的《点亮世界》,这是一首孩子们喜欢的新歌,歌词和美妙的音乐更能给学生以共鸣。特点五:课外延伸具有实效性。下课之后,我让学生把卡片摘下来,这时我发现学生没有你争我抢,而是互相帮助着,看来他们开始使用课上获得的思想,传递着美的行为。学生把卡片放在自己书桌的右上角,希望每天看到它,并且努力做到。有的学生还建议,每天把卡片传递一次,把别人的卡片放在自己的桌角上,以示向他学习,我觉得这个建议不错,相信在课后,他们依然每天传递着这份美丽。2、自我意识我觉得这节心理课主题鲜明,学生们在课上有静有动,更有自己的思考,这节课产生的意义和效果不仅仅在课上,还会有看不到的更多形式的延伸,会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二、问题反思问题反思一:“教学是回头的艺术”,回过头来看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表演的情境剧《值日生》,我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却能展现我们的美丽,让学生体会到“外表美和心灵美的融合才最美。”但情境剧之后,个别学生认为“只有心灵美才最重要。”后来经过点拔,学生也知道了外表美也不容忽视。这让我感受到,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太容易给学生一些定向的指导,所以学生也就定向的接受,学生认为“心灵美一定是没错的,外表美就是错的,是肤浅的,只有心灵美才是最美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难在学生脑中根除。问题反思二: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一一细看所有学生写的所有的话,可能会有些孩子的话不够通顺,不能表达他们的本意,也可能一个人写的几句话,只停留在他自己的一个层面上,如果可行的话,应该细细看看每个人写的“美是……”,会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和教育资源。比如,如果学生写“美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共尽晚餐。”这个孩子可能很少有和父母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