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设计朱庄小学五年级王金亮《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作为五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孩子们已经学过不少叙事抒情的文章,掌握了通过人物描写,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品质,体会人物感情的阅读方法。但是,就本文而言,对梅花魂、民族魂、赤子魂含义的理解,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孩子们确实存在困难,毕竟这些事情与他们的生活比较远,只有突破了这些难点,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本文所表达的情感。【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感悟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以及课外资料的辅助下,层层深入地理解“梅花魂”的涵义。3.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4.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感悟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3.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评价导入,赏梅吟诗,进入情境。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齐读课题:板书:梅花魂2、文中外祖父说:“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是不是这样呢?(师生共同咏诵诗词),的确,梅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与赞美,许多咏梅的诗篇流传千古。我们今天欣赏的不过是其中的几首而已。3、此时,你有何疑问?(预设:梅花为什么得到这么些人的赞赏?)二、研读文本,补充资料,理解内涵。(一)品梅花之魂,理解老人爱梅之行。1、带着这个疑问,请大家自由读文,用直线画出描写梅花的句子,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1)抓“愈”字,体会梅花品质: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A、指名读,谈体会。B、引导学生关注四个“愈”字,谈感受。(课件“愈”字变红)(环境越来越恶劣,梅花却越开越漂亮,体会到梅花不畏严寒,傲雪绽放。)C、出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总结梅花品格。板书:不畏严寒D、带着对梅花品格的理解,齐读这段话。(2)引导学生抓住三个“有”字体会老人对梅花的态度。提问:什么叫有骨气?外祖父为什么说梅花有骨气?你体会到什么?(刚强不屈的气概叫做有骨气;因为梅花不畏惧严寒,依然美丽绽放,所以外祖父说梅花最有骨气。从老人的评价中可以体会到老人对梅花的喜爱、赞赏之情)2、有感情朗读,感受梅花魂,体会老人爱梅之意。相信此时,大家和老人一样,对梅花充满了赞赏之情,让我们一起读出我们对梅花的感情。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3、品词比较,理解老人爱梅的行为。过渡语:正因为老人赞赏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所以老人才会珍爱那副墨梅图。(1)默读第3自然段,你从哪能体会到老人珍爱墨梅图。(2)交流:词语对比: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不甚在意的是什么?(古玩:古代流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值钱)*分外珍惜的又是什么?(墨梅图:晚清一位友人送的)*联系实际从两个词的对比中看出在老人心中梅的地位高。说感受、个别读一读(体会对梅花的珍爱)、齐读。体会语言神态: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你感到外祖父什么态度?他为什么这样生气?这说明了什么?*练读,指名读。体会动作: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这些动作说明什么?*比较: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训罢,便用保险刀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抹净。谈体会(3)追问:一副画有什么好稀罕的呢?外祖父稀罕的是什么?(二)明民族之魂,感悟老人爱国之心。1、读句子,解词意,花魂人品合一。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