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实验小学“三步六环节”导学案姓名:冯晓菲年级一学科数学总课时1年月日学习内容人民币简单的计算学习目标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4.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学习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学习难点掌握人民币单位间换算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过程:一、复习: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2.1元=()角1角=()分3角=()分6元=()角3.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一张5元可以换()个1元。一张10元可以换()个5元。一张20元可以换()个1元。二、探索新知:1.情境导入:(出示课件)聪聪说:“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干吗去啊?”明明:我去买尺子,我拿了12个一角。聪聪:拿那么多,要是丢一个,怎么办啊?明明:那怎么办?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我吗?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生:可以去换钱。师:那该怎样换呢?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3.学生汇报:可以用10个一角换1张1元,2个1角换1张2角。明明:哦!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4.我们帮明明解决了问题,聪聪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出示课件:3元8角=()角26角=()元()角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5.换钱游戏:小组四人利用学具互换。6.师:你们看,聪聪也来了。(课件录音)聪聪:“听说有一些小朋友上不起学,我就拿着我的零花钱也来买一些文具,送给他们。”买一枝铅笔和一本本子用多少钱?一把尺子和一块橡皮呢?小朋友,你们会算吗?师:谁来说说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再汇报。7.实践活动:(课件)小朋友们,你们想用手中的钱去买一些礼物,一起送给远方的小朋友吗?选四名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购物乐趣。三、谈收获: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您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一起和大家分享吧!课后反思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故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评课记录评课人:王串串评课: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在学生知道了人民币间的换算的基础上,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在教学中,本课通过创设情境,帮聪聪、明明换钱购物活动,把整节课编成了一个故事,把知识穿成了串,溶于故事中,从而引导学生在数学故事中学习身边的数学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一、注重趣味性:根据儿童争强好胜,乐于助人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使儿童喜爱的人物在屏幕上亮相,做到绘形绘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突出实践性: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条主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都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机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三、培养自主性:教师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