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浓浓乡土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浓浓乡土情》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是对小学低年级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风俗文化、地域特色、历史变迁等,多方面的了解家乡。本课的设计主旨是通过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对家乡的热爱。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不仅有机地融合了儿童生活世界的许多领域,又结合了现今时代赋予的新内涵,超越了传统单科课程的纯知识技能,彰显出立体多彩的课程价值与功能。因此,要根据《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和社会性的和谐发展。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利用教材,重在选择不同教学视角和呈现方式。创新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人人参与创新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快乐体验。教学目标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2.探索家乡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师生互动,引入本节话题。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还记得这样的一首诗吗:“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一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对于我们家乡是温暖的、是美丽的、是可爱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的家乡,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情。板书课题;浓浓乡土情二、活动感知,激发爱乡之情。活动一:夸夸我的家乡美——“家乡文化采风”。1、听话切入主题。同学们你们的家乡是什么地方,你爱的你的家乡吗?就让我们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2、夸夸家乡美。同学们谁来先介绍介绍我们的家乡呢?你为什么喜欢我们的家乡呢,家乡美不美,谁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汇报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和文化生活等等。活动二:家乡文化节——“展示家乡文化风采”。1、同学们,老师先给你们播放一些地方戏曲与歌曲等,请你们猜一猜,哪些戏曲或歌曲是属于你们家乡的,大家就领“她们”回家。好不好?(播放课件)学生“认领”。2、举办文化展示活动。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家乡特色文化资料,图片,或者表演地方特色节目等。1、家乡的手工艺品。学生自由展示照片、图片,并配以解说以及学生自制的手工艺品。2、家乡戏曲。学生可以演唱几句。教师结合学生发言适时播放课件《二人转》小帽以及龙江剧,让学生再次聆听家乡戏曲。3、家乡音乐艺术。我们家乡的歌曲唱起来也是嘹亮动听。你们听(播放有东北特色的家乡歌曲)学生跟唱。你们谁还会唱其他的歌曲?学生表演。4、家乡语言艺术展示。学生用充满东北特色的语言表演一段相声。5.家乡舞蹈。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家乡的舞蹈艺术。你们会跳大秧歌吗?谁能来表演几个经典的动作。活动三:那人、那山、那水——“家乡的老街”。同学们刚才我们介绍了家乡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感受了浓浓的乡土情,那你们知道家乡文化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吗?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了解,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播放课件:家乡文化史)三、总结、交流体会,升华情感。1、情境创设,再叙浓情。此时我真的想大声唱出我的感受,我想高歌一曲“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呀,地也肥呀水也美呀!”课件播放《我热恋的故乡》此时你有什么心情?2、总结全文,激发情感。同学们,家乡的未来会更美好,因为你们的努力一定更美,为了家乡的美好让我们共同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