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现状与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的迅速发展,从纯人口学的角度来看,以常住地是否改变为唯一标志,将流动人口定义为暂时离开户籍地而非迁移的各种流动人口。然而,在推进城市化、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流动人口,即是在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作用下,采取直接或间接转移形式,按照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贫困地区向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不断流动的人口。当代中国的流动人口与世界各发展中国家的流动人口有其共同之处,都是以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的“向心式”流动为其最显著的特征的。从流动人口滞留的时间和原因看,可以把其划分为长期性流动人口和短期性流动人口。从流动人口流动的目的看,可以把其分为公务型流动人口、社会型流动人口、经济型流动人口、盲流型流动人口和中转型流动人口。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因其自身特点对中国的经济、社会起着不同的影响。但对中国推进城市化、实现工业化和发展市场经济影响最大的是长期性的经济型流动人口。这类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其流动的显著特点是以谋生和就业为目的。对中国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于短期型的盲流型的流动人口,对我国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我们研究当代流动人口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我市的流动人口与全国流动人口的类型基本一致,本文就我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采取的对策作一粗浅的思考。一、我市流动人口情况及计划生育管理的现状(一)流动人口数量呈高速发展态势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农村承包生产责任制的贯彻落实,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对外开放的实行,我市流动人口开始不断涌现,特别是近几年,我市经济高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也迅速增加。根据市公安局调查统计,2000年底,全市外来人口7xxxx,2001年达8xxxx,2002年11xxxx,到今年六月底止,全市已有外来人口142.3xxxx,年递增率为3xxxx。从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看,年轻型人口占绝大多数,从市公安局统计报表显示,我市第1页共3页142.3xxxx外来人口中,其中18-49周岁为117.5xxxx,给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给我市的计划生育工作、治安管理、劳动就业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今后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二)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的基本情况从我市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报表显示,全市2002外来育龄妇女45.2xxxx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26.xxxx人,户籍为本市的2.xxxx人,占6.19;省内外市的8999xxxx,占19.89,外省的28520xxxx,占63.04。从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育节育情况分析,其在生育、生殖保健方面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计划生育率低,计划外生育和非婚怀孕、生育的比重大;二是生殖保健意识不强,意外妊娠占相当大的比重,孕产妇死亡的比重相当大,据市卫生局统计,在**市孕产妇的死亡中,外来人口占70。三是外来育龄妇女以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门的查孕、查环、查病的“三查”服务,作为其生殖保健服务的主要方式。(三)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现状1、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有了明显的转变。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管理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即由单纯地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的计划生育主人翁的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因此,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也从单纯的管理转变为与服务相结合,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去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其立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实行公民计划生育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十分强调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去年9月3日颁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也十分强调对育龄妇女合法权益的的保护。如规定了女方离开户籍地,在现居住地连续居住时间半年以上的,经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