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芦笛》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明白经风雨,接受实际锻炼,对自己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3、摘录描写风浪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强强的心理活动。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真心英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爷爷的芦笛》一课,谁还记得课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芦笛声?(3次)分别是什么样的?(板书:悠扬、清脆、奇特)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文中出现的三次芦笛声给小主人公强强带来了怎样的不同的感受呢?二、研读课文,深入思考:让我们先来学习文中提到的第一次芦笛声:过度:悠扬的芦笛声是在哪一段提到的?(第一自然段)谁给大家读一读?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第一次芦笛声是强强亲耳听到的吗?(不是,是想象的)你从哪知道的?(在强强的想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好玩在哪里?谁来读一读。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里,如千万点萤光闪闪烁烁。①指导朗读:碧海蓝天,海鸥翱翔,星星闪烁,多么富有诗意的景致啊!你能体会后,再来读一下吗?(板书:美丽)②出示图片欣赏,自己练习,齐读。③引读:更有趣的是……过渡:在美丽的大海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丛里,和最疼爱自己的爷爷一起做芦笛、吹芦笛,这样的生活多么令人……(羡慕、渴望、盼望着去看一看、玩一玩)强强对爷爷的小闸屋充满了(向往)。(板书:向往)(如果你是强强,你会怎么想?)④指导朗读:你能读出自己的体会吗?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指名读)第二次芦笛声过渡:转眼就到了苇叶葱茏的五月,强强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爷爷的小闸屋,看,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1、出示“五月间的海水变得柔和温润。……拂过强强的脸颊。”①指名朗读。此时的大海是一番怎样的景象?通过想象感受一下情景。(板书:柔和温润)②你感受到了吗?(指名)海水是——海面是——海风呢?此时此刻,你好想说什么?(好美呀,好舒服呀……)2、我想强强一定和大家发出了一样的感叹。该做更有趣的事了。齐读4-6小节。听到了清脆的芦笛声。真的跟爷爷一起做芦笛、吹芦笛,强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板书:高兴)白天,小闸屋周围美丽的景色以及“清脆”的芦笛声给强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第三次芦笛声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感觉短暂,刚才还和爷爷一起吹芦笛、看海鸟,转眼夜晚已经来临了,爷爷说:“……”强强是怎么说的?(“放心吧,爷爷,我不怕。”)1、你能想象一下强强说这话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吗?真棒!你说此时的强强在爷爷面前表现得十分地——(勇敢,英勇,胆大……)2.我们可不能光听他说的,要眼见为实,瞧瞧晚上发生什么了?①出示: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①指名朗读。此时的大海变得怎样了?你见过狂怒的大海吗?(板书:狂怒)②强强是躲在被窝里听大海的声音,我们也来闭上眼睛体会一下,听听狂怒的大海。(放音频)……你觉得夜晚的大海……(大海变得可怕了……)③指名读文:谁再来读这一段,把刚才体会到的读出来。(体会大海的凶猛、可怕。)④读的真不错,我们向他学习,一起来读一读。⑤还有哪些话也写出了大海的凶猛与可怕呢?交流:“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哗——哗——”海水一浪接着一浪,永不疲倦。“‘呼’的一声,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3若你一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样?(板书:害怕)(强强与你一样,此时的他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惊恐万丈,忐忑不安)?找出有关语句交流。①强强裹紧被子,蜷缩成一团。他大声呼喊着:“爷爷!爷爷!”②强强吓得钻进被窝,连大气也不敢透。③强强焦急起来,他想:爷爷呢?爷爷在哪儿?应该去把爷爷找回来。他哆嗦着下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