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建议“十五”以来,我市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亟待解决。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充分结合*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着力加强科研工作,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科技研发体系,对于提高全市创新能力,增强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市科研工作的现状(一)科研队伍情况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的36733人增加到2005年的48279人,增加了11546人,增加了31.4%。科研机构的人员2001年71人增加到2005年92人,增长了30%,增长的趋势相对稳定。但从事社会事业的人数比例较高,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19%。研究科技人员中,高层科技人员占总副高级职称比例仅0.27%,2005年也才占0.6%。(见表1)表1: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单位:人2001年2005年总数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总数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全市36733第1页共9页66861343322608482792013161529831645科研机构71529379283351占全市%0.190.270.210.160.190.600.210.16(二)科研机构情况“十五”期间,我市科研机构由弱到强,逐渐壮大。2005年末,我市已有市、县属全民科技研究机构14个,涉及南江黄羊、通江银耳等优势特色产业。除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在机构、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保持稳定外,其余科研机构(如:南江金银花研究所、核桃研究所等)均是随特色产业的发展、壮第2页共9页大而逐步建立的,并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三)科研活动情况我市从事科技活动人数逐年增加,从业人员由2001年75人增加2005年103人,科技活动人员由2001年61人增加到2005年92人,工程师由2001年34增加到2005年56人,增长率分别达:37%、51%、39%。2001全市承担科研课题13项,2005年承担课题18项,比2001年增加了27.8%,2001年课题经费共计146.8万元,其中:政府资金88万;2005年课题经费共计353.3万元,其中:政府资金195.8万元,承担的课题及课题资金均呈上升趋势。(见表2)表2:科研机构课题情况分析表单位:个、万元、人*市2001年2005年变化情况备注总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增减数增%机构数1214216.6课题数131.08181.28第3页共9页538.46经费支出总额146.811.29353.319.63206.5140.66其中:政府资金886.76195.810.88107.8122.5投入人员总数282.15392.160.01根据课题平均数计算其中:科学家、工程师151.15211.160.01第4页共9页“十五”期间,全市科技项目共获得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24项。其中省级奖2项、市级奖22项。按照奖项目类别分,农业类项目获奖13项,工业类项目获2项,社会事业类项目获奖4项,软科学类项目获奖3项。在获奖单位中,科研机构项目获奖2项,仅占总获奖数的9%。(四)科研经费收支情况“十五”期间,科技经费增长较大,由2001年的133.8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521.9万元,增长率达290%。其中经费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县级科技机构,增长幅度达415%。2005年科技机构活动经费488万元,其中政府资金占65.99%,企业资金占1.45%、技术性收入占0%、银行贷款占2.25%,其它收入占29.32%。而经营生产活动占整个收入0.98%,以上看出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机构,技术性收入为零。(见表3)表3:2005年县级科研与开发机构经费收入情况单位:万元经费总额其中政府资金企业资金技术性收入银行贷款其它收入生产经营活动4883227.111143.14.8从科研经费支出情况看,在4项科研经费活动类型中,2005年,我市试验发展ramp;d经费为零,项目数也为零,全市仅有成果应用、科技服务、生产性活动三项。(见表4)第5页共9页表4:2005年县区科研机构课题经费按活动类型分析单位:万元经费支出其中(ramp;d)科技服务生产性活动试验发展成果应用270.304256.310二、我市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综上所述,我市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重视程度偏低前不久,市人大组织对各县区进行《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中发现,一些地方和部门尤其是部分乡镇领导干部还没有真正把“科教兴市”、“科教XX县区”战略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口头科技”的...